本报讯 (记者 王莹 通讯员 宋益鑫) “乡村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乡村振兴更需要我们年轻人积极参与、扎根基层,创新工作方法、施展自身才华。”……8月1日,经开区召开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入村见面会,7名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与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后,立即背起行囊奔赴乡村振兴一线。这也标志着我市241名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全部正式上岗。
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优秀年轻人才向基层流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基层高效能治理,今年5月,我省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专项计划工作。作为全市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专项计划工作的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联合农业农村、人社、财政、医保等部门成立市级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管理办公室,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各县(区)参照成立相应机构,形成“市级统筹、县级主责、乡镇落实”的三级联动体系,为专项计划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招用过程中,在市委组织部统筹协调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立足职能、协同配合,严格按照省级标准规范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招用过程公平公正。最终,全市确定招用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241人,其中本科生222人、研究生19人,党员占比14.9%,82.3%为本地户籍,为基层注入优质人才力量。
据介绍,在人员岗位分配上,市县组织、农业农村部门注重统筹协调,以科学精准、人岗相适为原则,既考虑协理员熟悉本地情况的优势,也兼顾基层治理和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通过多方协同推进,确保分配工作有序高效,助力协理员快速融入基层、发挥作用。
为提升履职能力,入村上岗前,市委组织部还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党校开展全流程培训,组织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参加全省统一视频培训,培训期间全程跟班管理,通过案例教学、分组研讨等形式强化实操能力,确保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充分发挥“党的政策宣传员、村情民情调查员、为民服务办事员、平安稳定守护员、乡风文明引导员”等角色作用,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为全市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