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逐“绿”前行 以“新”致远

——濮阳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概述

“在电子电气封装、OLED有机光电材料等关键领域,我们的主导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其中顺酐酸酐衍生物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龙头地位、国际市场占有率挺进全球前三强。”

“今年上半年,公司深度整合产业链条、全面推进技改升级、精准开拓海外市场,成功突破发展瓶颈,产值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31%,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巴德富(濮阳)新材料产业园是集团在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在后续项目建设方面,集团正积极谋划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在濮落地。”

在8月1日召开的濮阳市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暨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会议上,濮阳惠成电子、濮阳裕阳新型材料、巴德富(濮阳)新材料3家企业先后报喜。

从“中原油城”到“中原氢城”,从传统化工到新材料,从能源依赖到绿色创新……近年来,濮阳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创新开展促进制造业倍增行动,通过科技赋能、链群重构、数智融合、制度护航等四大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逐渐走出一条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速居全省首位。2025年上半年,全市GDP总量为981.89亿元,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

科技创新筑基,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传统石化产业资源约束与技术瓶颈的双重挑战,我市着力构建全链条创新支撑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增加投入、深耕细作,浩森生物建成全球首套生物基法戊二醇工艺项目;君恒生物自主研发“生物法合成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成为国内首家获得SAF适航证书的民营企业;中原石化生产的超纯净聚丙烯电工膜料成功用于国内首批直流干式电容器,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在突破能级、精准布局、提升质效上持续发力,成功创建河南省生物基化学品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获批牵头组建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省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各类科创平台500余家,定位清晰、开放协作的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充分发挥科技项目作用,成功攻克“乳酸—丙交酯—聚乳酸生产技术”“糠醛连续自动化改造联产纤维素”等一批技术难题,打通了全国第一条完整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全产业链条,《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建成全国唯一一条非粮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完整产业链条》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新时代10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典型案例。

链群重构攻坚,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链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协同发展。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延链强链补链,推进产业向“新”发展。

提质升级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天能集团年产3200万kVAh新型高能免维护动力电池绿色低碳数智化改造、中原大化化肥原料路线优化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化工、装备等特色产业向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迈进。丰利石化入围全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圣恺环保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恩赢高分子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企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立足发展比较优势,持续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建成投产盛通聚源20万吨/年顺酐、巴德富(濮阳)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链重点项目,新型耐火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天地人环保、宏业生物、中稹绿探等3家企业成功入选“河南省节能环保示范企业”。

抢滩占先未来产业。抢抓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机遇,实施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招引培育国鸿氢能、风氢扬等骨干企业。中石化国内单套最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项目建成投产,全国首个百千瓦固体氧化物(SOEC)电解水制氢装置示范运行,初步形成氢气制备、电解槽制造、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生产、专用车制造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依托大数据智慧生态园等空间载体,招引落地优必选人工智能科创中心、顼龙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等重点项目,濮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获评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超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获评河南省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数智赋能转型,激活制造业新动能

数智赋能是提升产业能级、推动效率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我市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

做大做强数字核心产业。惠成电子新材料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蔚林新材料、恒丰电子、君合新材料等骨干企业持续壮大,建成国内最大的电子封装助剂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专用化、特色化的电子化学品产业链。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蓬勃发展,研发“智慧濮阳”“E速通”等软件产品30余项,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11个,其中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3个。(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王子昂

2025-08-12 ——濮阳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概述 1 1 濮阳日报 c162972.html 1 逐“绿”前行 以“新”致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