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逐“绿”前行 以“新”致远(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一转带三化”行动,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天能集团等4家企业入选2024年国家5G工厂目录,盛源能源等7家企业获评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濮耐股份获评省级数字领航企业,迈奇化学高端电子化学品智能化制造等项目被评为河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持续提供规上制造业企业诊断服务,目前,全市规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93.8%。

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累计建设传输光缆7万公里,5G基站7657个,顺利实现乡镇以上区域、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中国移动濮阳分公司云计算中心、中国联通濮阳分公司云计算中心等数据基础设施建成投用,为全市80余家单位、100余项应用提供云服务。积极搭建“5G+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智慧平台和一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形成了“1+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体制机制护航,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

创新需要土壤。濮阳坚持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完善机制固链、优化资源壮链、企业服务畅链,推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顶层设计精准导航。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聚焦“6+20”产业链群,成立由市级领导任链长的产业链工作推进专班,逐链制订“四图谱六清单”。坚持领导分包项目制度,今年上半年,27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1.2%,联众奥博特绿色环保新材料等45个项目建成投产。

资源配置量质双升。创新采用“事业留编、企业用人”的引才模式,组建企业人才服务团,近5年来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67%,这一做法获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优秀奖。持续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首创“黄转绿”融资帮扶机制,有效提高小微企业获贷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濮阳经验”在全国推广。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工作例会、清单管理、工作月报、督办考核”四大机制。连续5年举办“濮阳企业家日”活动。在全省率先搭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一码集成”典型做法获国务院营商环境专项督查通报表扬、全国推广,“开门营商”等典型经验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一项项成绩,彰显了“濮阳智造”的硬实力。未来,濮阳将聚焦“两高四着力”,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让新质生产力成为驱动城市转型的核心力量,打造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濮阳样板”。

2025-08-12 1 1 濮阳日报 c162983.html 1 逐“绿”前行 以“新”致远(上接第一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