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庆红 通讯员 姚振勇) “小竹板,听我打,咱们一起来学法,法治社会讲法治,学法懂法关心法……”8月12日,夜幕降临,濮阳县庆祖镇后郑寨村在家门口小广场散步的村民津津有味地听着普法宣传快板书。
这是濮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广场夜话”活动。像这样的活动,在后郑寨村每月举行两次。
“基层立法联系点既是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窗口,也是法治宣传普及的重要平台。”濮阳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说,“我们积极组织法官、知名律师等巡回开展‘广场夜话’活动,采取快板书、以案说法和诙谐有趣的漫画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紧紧围绕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盲区开展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在任何时候都要依法办事,营造全社会普法、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而且,我们还可以边开展普法宣传边征求立法意见建议。”
如今,“广场夜话”已成为该县普法宣传的新阵地。
自濮阳县人大常委会被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濮阳市唯一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该县人大高度重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创新工作理念,规范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使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广泛联系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如何让“高大上”的立法更接地气、更聚民智?
濮阳县人大常委会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增加6个乡镇、9个单位为县人大基层立法联络点,将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向基层延伸,与代表联络站、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同步建设,以“点站融合”的方式实现代表联络站组织优势与基层立法联系点专业优势的互补,切实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社情民意收集传达的桥梁纽带作用。
截至目前,濮阳县人大配合省、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召开立法调研座谈会20场,收集社情民意600余条,上报关于30部法律法规的立法意见建议80条,努力打通立法机关直接联系基层人民群众的渠道,使基层立法联系点真正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车”。
同时,濮阳县人大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普法宣传职能,积极引导律师、专家参与法治讲座、以案释法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出“人大讲堂”专栏,将普法平台进一步向基层下沉,在各乡镇代表联络站为选民送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让普法宣传更具深度也更接地气。
“我们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边开展普法宣传,边征求意见建议,进一步调动和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热情,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学法、用法、研究法的浓厚氛围。”濮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邱国让说。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