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莹)8月15日,市委书记万正峰调研我市化工领域“打非”信息化平台试点建设工作。市委常委、秘书长聂长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东柯参加调研。
今年5月,我市被应急管理部确定为全国两个化工领域“打非”信息化平台试点建设市之一。目前,我市化工领域“打非”信息化平台已汇集公安、交通、电力等14个单位20类近36万条相关数据,基本完成数据汇集工作,并在汇集数据的支撑下,初步完成非法生产“打非”驾驶舱、异常情况监测、非法分析模型算法、样本企业标签标记、非法生产案例库等功能模块的开发,现已上线试运行。
在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万正峰认真听取我市化工领域“打非”信息化平台试点建设情况汇报,现场观摩平台试运行情况,仔细询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他强调,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加强联合会商研判,健全部门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持续完善提升,拓展平台功能,整合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充分发挥数据整合作用,精准反复调试,及时复盘总结,确保平台顺畅、稳定运行。要强化实战应用,紧抓机遇,边建边用,建用结合,确保建成一个功能完备、协同高效、务实管用的信息化平台,全面推动安全监管工作向事前预防转型,切实通过信息化“小切口”推动化工领域“打非”工作深入开展,助推濮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后,万正峰一行先后到河南盛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濮阳市路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督导检查我市化工领域“打非”典型案例整改情况。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化工领域“打非”工作的重要意义,以案为鉴,举一反三,立即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系统开展地毯式、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防范化解化工领域重大安全风险,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