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周刊

“三力齐发”筑就法治新高地

——濮阳县法治政府建设三年攻坚观察

3年前,濮阳县行政诉讼败诉率高达39.7%,意味着每两起行政案件中就有一场败诉。到了今年8月,这一数字已降至5.1%,降幅达34.6个百分点。行政诉讼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的“晴雨表”,这一显著变化生动体现了“权力入笼、权利归位”的治理逻辑。这一转变标志着法治政府建设从“制度上墙”迈向实效落地,印证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命题。

顶层发力,当好法治建设“引领者”。“这个动画演示太直观了!”濮阳县政府会议室内,法律顾问用激光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条文上划过,“各行政机关必须保障当事人陈述申辩权。”县政府负责人随即强调:“各乡镇本周内完成自查,督导组将抽查案卷。”这是濮阳县行政机关负责人常态化听取行政诉讼案件调解成效分析的一幕。该县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县政府常务会议的重要学习议题,通过“法律顾问月讲堂”机制专题释法。邀请河南省司法厅、河南大学法学院专家举办讲座,将法治政府建设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实现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述法全覆盖。出台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明确、标准明确、时限明确。

基层强身,练好依法行政“铁肩膀”。“李股长,你在本次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答题规范,特别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适用条件把握准确,值得肯定。”“感谢指导,这得益于我们常态化开展的‘每月一法’专题研讨活动,就该条款进行的专项学习。”这是濮阳县不定期对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进行测试的一个缩影。该县组织全县167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公共法律知识年度轮训及考试,并将考试结果作为行政执法证件换发的依据之一。县司法局组织重点执法单位和部分乡镇办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开展庭审观摩活动,持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针对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重点执法领域,该县推行“伴随式”执法监督,实现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同时,创新推行“扫码入企”闭环管理模式,投资建设涉企执法智慧监督平台,推动执法检查规范化与主动监管智能化。在执法监督方面,该县将案卷评查作为重要抓手,随机抽取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重点执法领域的行政执法案卷并开展集中评查,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定领导、定责任、定方案、定时限”整改机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府院联动,下好争议化解“先手棋”。2023年6月,濮阳县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某加油站销售的92号、95号汽油不符合乙醇汽油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其处以没收违法所得3.99万元,并罚款24.63万元。加油站不服处罚,经两次行政复议后,今年3月,在濮阳县政府复议机构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维持违法事实定性,将罚款降至法定最低限度,加油站承诺整改并撤回复议申请。这是濮阳县政府复议机构成功化解的行政争议案件之一。该县将依法调解贯穿于行政复议全案件、全流程,形成了“复议优先、诉讼断后”的“争议过滤”机制。今年前8个月,县政府共复议机构办结行政复议申请219件,有效发挥了行政争议化解主渠道、分流阀作用。该县在全市率先启动“一府两院”联合化解行政争议纠纷机制,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县人民法院转办的行政争议案件逐案批办,均明确牵头县级领导、责任部门,做到诉前全力化解、诉中积极调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今年以来,市、县两级法院新收县域行政诉讼案件39件,实质化解行政争议21件,调撤率53.8%。严格落实《濮阳县行政应诉工作规定》《濮阳县行政案件败诉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对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高的单位,年度考核将不予评先。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刘洪坤 王硕

2025-09-05 ——濮阳县法治政府建设三年攻坚观察 1 1 濮阳日报 c163941.html 1 “三力齐发”筑就法治新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