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南乐县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旁,一块镌刻着政协会徽与检徽徽章的牌匾正式揭幕——“金盾护航”政协委员工作室由此诞生。这个创新平台,开启了南乐县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法律监督深度融合的新实践。
机制创新:构建监督协同新范式
2023年夏季,南乐县政协与县人民检察院组成联合考察团,赴浙江、山东调研学习。考察结束后,考察团队结合先进地区经验,围绕建立“政协+检察”联动监督新模式进行深入研讨,旨在将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转化为检察监督的具体举措,同时使法律监督更贴近基层实际。在这一背景下,“金盾护航”政协委员工作室的筹建工作正式启动。
该工作室成立后,南乐县立即配套出台《关于建立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法律监督贯通协调的意见》等4项制度文件,构建起“线索互转—联合研判—协同监督—成果反馈”的完整工作闭环。该工作室每周五定期开展的“委员接待日”活动已成为特色工作品牌,由16名资深检察官和各领域政协委员组成的专业团队轮值接待群众,听取合法诉求及多样化问题。截至目前,该工作室累计接待群众咨询387人次,转办有效问题线索156件。
“我们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要实现1+1>2的监督效能。”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江艳伟表示,机制运行2年来,全县涉法涉诉信访量下降25%,公益诉讼办结率提升30%,群众满意度98.5%。
实践探索:书写民生治理新答卷
2024年10月,政协委员发现商超使用特殊灯光美化肉类色泽的问题后,该院立即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联合检查组对489家商户开展排查,最终全县商超违规“生鲜灯”全部拆除。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帮助农民工2小时追回欠薪、整治私占公共通道的“斜坡乱象”、纠正招聘中的性别歧视……每个案件背后,都体现着政协“柔性监督”与检察“刚性执法”的有机融合。
效能升级:拓展基层治理新路径
随着6个分支工作室的建成,监督网络已覆盖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职工权益保障等六大领域。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领域,政协委员基于五年犯罪数据分析报告提出重点提案,成功推动建立了全县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在反电信诈骗工作中,政协委员创作并推广快板视频《全民防诈》,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配合检察建议,使电诈案件同比下降23.26%;在餐具消毒、母婴室建设等民生事务中,政协的民主评议与检察的法律监督协同发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南乐县政协委员马女士对此深有感触:“过去提案转化率不足30%,现在通过检察建议落地率达82%。”
更可喜的是群众参与度的提升。24名“益心为公”志愿者中,有8人是曾经的信访群众,这不仅是监督方式的创新,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闫伟东 闫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