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市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濮阳市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作如下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为充分发挥我市化工产业基础优势,推动化工产业向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方向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
二、起草过程
学习借鉴了山东、上海等先进省市的政策及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了7个市直部门、相关县区的意见后进行了修改,形成《实施方案》(讨论稿);上会后结合意见进行再次完善,最终形成了《实施方案》。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3部分13项内容。
(一)主要目标
一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7年,全市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以上,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创新平台20个以上。
二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力争到2027年,化工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产值超100亿元企业达4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5家以上。
三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严格项目准入门槛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园区间实现错位、差异发展。
四是绿色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单位增加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明显下降,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占比力争达到10%以上;提升化工园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化工产业、企业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建强创新平台、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育高端产业人才。
二是做强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包括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园区规划引领。
三是强化企业培育,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包括做大行业龙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深化豫鲁合作、推进油地深度融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五是推动绿色转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包括推进绿色发展严格项目准入、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提升产业绿色水平。
六是实施高效能治理,提升行业本质安全。包括打造安全规范园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双长制”机制优势,“链长”负责牵头抓总,定期召开产业链推进会,协调解决产业链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产业联盟负责整合优质资源,聚焦产业链短板和关键领域,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着力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在资金、土地、用能、用水、环境容量和能耗指标等方面,加大对产业链核心企业、关键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是提升服务效能。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干部包联服务全覆盖,围绕技术改造、研发覆盖、升规入统、数字赋能、扩大投资、产业招商、管理创新等方面,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