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平安法治并重,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我市不断增强交通运输网络韧性,建立全周期安全监管机制,将日常监管融入道路运输、公路运营、交通执法、城市客运、水上交通、在建工程六大领域。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逐步实现安全风险管控由监管部门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由“亡羊补牢”向“杜渐防萌”转变,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20余场次,有效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保障恶劣天气路网安全畅通,展现强大的应急处突能力。
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系统推进,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合法审查等制度,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进一步发挥信用评价作用,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交通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制订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40项、减轻处罚事项清单2项、从轻处罚事项清单5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事项清单3项,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濮阳市地处豫鲁冀三省交界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十四五”期间,我市积极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跨区域合作,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制度规则“软联通”,豫鲁冀省际交会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2023年,我市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签订《共建豫鲁冀省际交会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合作协议》,与河南交通投资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跨区域执法协作不断深化。构建精准高效的区域联合执法模式,深化黄河流域、省内沿黄八市、豫北四市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联合菏泽、聊城、安阳等地市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常态化推进“打非治违”工作。严查跨省非法包车、异地经营、“百吨王”货车等突出问题,形成省际交界区域执法合力,有效维护区域运输市场秩序。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