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4日是第56届世界标准日,主题是“增强伙伴关系 共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宣传标准化理念,提高社会各界对标准化工作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提升标准化总体水平,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日,濮阳市以“世界标准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第56届世界标准日系列活动展示
精准走访,以标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标准进企业”行动,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对面”走访服务,以“上门问需、精准服务、及时解惑”为导向,深入企业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标准制修订、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提供精准技术服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主题宣传,普及标准化知识。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在市城区设主会场,各县同步设分会场,通过设立咨询台、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传播标准化理念、普及标准化知识。聚焦民生领域,推广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标准,如儿童用品标准、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电子产品如何按标准选购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标准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营造全社会知标准、守标准、用标准的浓厚氛围。
多维传播,强化标准化意识。利用线上平台发布标准化相关知识、科普视频;充分利用市内LED大屏幕播放世界标准日宣传视频;组织具有一定标准化规模的企业、商家,利用门前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标准化宣传标语;在城区主要道路、地标式建筑、街面楼宇等人员密集区域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扩大标准化社会影响力。
2025年濮阳市标准化工作成果简介
2025年,濮阳市以标准助力企业发展为切入点,锚定重点领域和地方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通过组织企业积极申报标准化试点、推动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两大核心举措,持续推进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优化标准供给,实现以标准引领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强化标准引领,筑牢产业根基。重点推进“标准河南”建设,深入开展调研,组织指导企业申报标准化试点、建立完善标准体系。今年以来,濮阳市成功指导河南民兴种业有限公司、范县华豫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并获批2025年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濮阳市联众兴业化工有限公司被确定为2025年度“标准河南”建设资金补助项目。持续推动标准化创新企业建设,培育一批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型、创新型行业标杆。在服务业领域,加快养老、医药、家居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组织指导濮阳市大明宫商业运营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申报2025年度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在农业领域,以乡村全面振兴、优势特色农业为发展重点,组织指导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河南绿源生态蔬菜工程有限公司申报2026年度省级农业农村领域标准化试点。在工业领域,总结“标准化+智能化”发展模式,推广可复制、能推广的标准化工作经验,组织指导濮阳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申报2025年度省级工业领域标准化试点。
发挥标准效能,助力企业发展。加强跟踪服务,对已批准立项的标准化项目进行全方位帮扶、精准指导,成功创建台前县樱桃种植、濮阳开发区三合公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实地考察西辛庄村等标准化试点创建单位,指导企业围绕“五大振兴”目标完善标准体系,切实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措施落到实处。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各类标准的制修订,规范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
深化标准合作,培育创新人才。大力开展标准化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组织职业院校积极申报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试点,鼓励其主动与优势企业合作,共创新专业、开发新课程。积极开展标准化培训,组织全市标准化从业人员、标准化试点建设单位参加培训,指导完善企业标准“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整改工作,强化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控意识,加强标准化管理与人才队伍建设。
濮阳市标准化先行单位
1.濮阳县西辛庄
标准化赋能 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原标杆”
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以标准化为抓手,紧紧围绕“五大振兴”持续发力,在高标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带领村庄深耕34年,将“标准化”融入发展血脉。公共服务方面,规范道路管网,配齐便民设施,打造公交专线、民生医院、教育园区,实现“家门口”便利;提供水电燃气、医疗兜底等福利,提升群众获得感。生态环境方面,垃圾处理率达100%,种植60余万株苗木打造锦绣花园、观光湖等景观,绘就宜居底色。产业方面,农业园区、17家加工企业带动3000人就业,三产融合发展势头强劲。乡村治理方面,“吃亏奉献”精神凝聚人心,村规民约、文化活动涵养文明乡风,成为全国乡村治理学习样本。
2.清丰县·濮阳博源天然气有限公司
坚守标准筑根基 赋能清丰共发展
濮阳市博源天然气有限公司始终以“标准化”为核心,将国家安全规范、行业技术标准贯穿企业运营全流程,在筑牢安全防线的同时,为清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稳定、高效的能源动力。
以安全标准为纲,筑牢城市能源“防护网”。公司积极完善日常运行标准,通过开展设备巡检、应急演练等活动,从源头上把控风险,确保突发情况“15分钟响应、30分钟到场”。建立用户服务标准,规范用户端安装、改装、维修等服务流程,形成“企业管安全、用户懂安全”的联动格局。
以管理标准为基,打造高效运营“动力源”。公司建立了全部门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岗位操作规范与考核标准有标可依。利用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燃气供需平衡,实现能源保障标准化。
以责任标准为魂,扛起赋能发展“担当旗”。坚持以标准化流程推进城镇化建设,完善城市能源供应网络。严格执行国家燃气价格标准,杜绝乱收费、乱加价现象。
3.南乐县·河南民兴种业有限公司
标准化引领小麦种植高质量发展
河南民兴种业有限公司始终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指引,将小麦种植标准化建设作为撬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点。
公司构建了“品种选育—基地建设—田间管理—加工仓储”的全链条标准化体系,通过“三级筛选”标准体系,保证种子符合国家优质小麦标准。制定《小麦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将种植过程分解为10个环节、46项具体标准,实现田间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
公司以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抓手,小麦品种通过国家级审定2个、省级审定7个。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开展技术培训,编制发放《小麦标准化种植手册》,为农户解决技术性问题,为区域小麦产业标准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样板。
4.范县惠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以标准化建设实现花卉业提质增效
范县惠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有560亩的花卉种植园区,年产红掌花卉成品300万盆,其他各类花卉150万株,被评为濮阳市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大力实施标准化、工厂化、智能化先进管理模式,配备了数字化温控系统、潮汐苗床、自动化迷雾喷洒滴灌等设备,建设覆盖红掌、蝴蝶兰等生长期全流程的智能种植车间。通过智能温控、物联网监测等技术,构建人机互动智慧农业系统,实现对花卉种植全流程的智能监测控制。
公司通过标准化调控湿度、温度,将花苗成活率从传统种植的65%提升至92%,单位面积年产值380元~450元/平方米,较传统模式提升3.2倍,水循环利用率100%,实现了绿色发展,提高了综合收益。
5.台前县羽绒产业
产业标准化引领 台前羽绒“羽”众不同
台前县以标准化建设为主抓手,全力推动羽绒产业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为“羽绒之乡”品牌注入新动能,走出了一条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标准先行,精准引导提质路径。坚持“标准引领、质量筑基”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对标达标”专项行动,深入学习《羽绒羽毛》《羽绒羽毛检验方法》等国家标准。联合检测机构、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标准解读、检测认证、体系构建等“一站式”技术服务,推动标准落地生根。
多措并举,驱动产业向“新”而行。以标准为引擎,推动企业在技术升级、专利转化、品牌塑造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围绕高标准实施技术改造,引入智能化、精准化生产装备,以标准倒逼技术升级。
6.华龙区·中粮面业(濮阳)有限公司
标准为基 良食为安
中粮面业(濮阳)有限公司以“为客户奉献营养、健康、高品质的小麦食品原料及高度协同的食品”作为企业使命,坚持源头精选,不合格原料坚决“零准入”。
生产“精与技,匠与心”,匠心造好粮。使用智能化生产线,实现配麦、清理、研磨、包装的自动化控制,精准把控工序,确保杂质清理、研磨温度、配粉精度符合操作标准。
品控检验,护航舌尖安全。利用专业研发和检验实验室,开展全维度指标检测。建立了班组自检、车间巡检、出厂检验的“三级检验”体系,确保产品100%合格。
精细管理,引领行业标准。推行“日点检、周维护、月保养”制度,定期对核心设备进行精度校准,确保关键参数误差控制在±1%以内,设备综合效率稳定在90%以上。
7.经济技术开发区·濮阳市联众兴业化工有限公司
标准落地生根 筑牢质控防线
濮阳市联众兴业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开发于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其在2023年主持修订了国家标准《工业用环戊烷》,现已发布实施。
公司生产车间和研发中心均建立了完整的标准化质控体系,着重实施“六化”,即生产流程标准化、工序操作程序化、设备管理精益化、过程控制数字化、分析方法统一化、质量控制体系化。在轻烃清洁制造和功能材料领域获得了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7项发明专利、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主持和参与修订了2项国家标准。其先进的标准化工作成为辖区化工企业“学标准、用标准”的典范。
8.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南省雪汇食品有限公司
以标准筑基 以品质致胜
河南省雪汇食品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标准引领、质量致胜”的战略方针,建立完善标准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标准化发展路径。
立足行业高度,深度参与标准制定。公司践行“一流企业做标准”理念,将技术积累与实践经验融入行业标准建设。作为核心起草单位,公司深度参与《冰淇淋质量要求》(GB/T 31114—2024)、《预包装数字标签二维码通用技术要求》等标准制定,成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
强化内部管控,严格执行标准体系。公司创新推行“立标—对标—达标—创标”闭环管理模式,将标准要求落实到各环节。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始终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统一。
推动标准创新,促进行业共同进步。公司拥有商标178件、专利27项,开创性打造“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品商标化”创新发展路径,实现技术与标准的深度融合。
9.工业园区·河南海尔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濮阳企业海尔希的实践与展望
河南海尔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坚持以标准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构建全流程标准体系,实现了从技术领先到标准引领的跨越。
公司建立了“原料验收—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的质量管理全流程标准化体系,推动甜菜碱盐酸盐含量合格率由96%提升至99.8%。在绿色制造方面,依托“甜菜碱水剂脱氨工艺”等专利技术,制定企业节能减排标准,实现氨排放降低50%。构建无人值守的标准化装卸流程,安全隐患排查覆盖率达100%,为化工行业安全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
10.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濮阳市开德中学
以标准化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濮阳市开德中学扎实推进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责任分工,构建了一套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系。
系统谋划,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制度建设与落实。建立健全财务、资产、档案等规章制度20余项,实现“事事有标可循、人人有责可依”。
聚焦教学,强化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完善教学检查、多元评教等机制,规范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设计与课后服务,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赋能教师,构建专业成长支持体系。通过分层管理、校本培训等制度,激发教师内生动力,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业务竞赛与跨学科交流,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
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通讯员 樊翀 韩媛媛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