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洋洋今天成了咱们班的‘大熊猫’,你们可要细心呵护哦!”闻听此言,学生们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坐在后面的洋洋同学。
早读进班,我发现洋洋的打扮有些另类:天已很热,他却头戴一顶黑色棒球帽。我提醒他摘下来,他却认真地对我说:“老师,不能摘。”我疑惑地睁大眼睛。只见洋洋小心翼翼地取下棒球帽,转过身去。我吃惊地看到一条白色的绷带包扎在他头上后脑勺的地方,血迹隐约可见。洋洋告诉我,周末不小心摔了一跤,头后摔了个“窟窿”。
了解事情真相后,我又心疼又担心,担心班里学生多,难免磕磕碰碰。怎样让大家有意识地保护洋洋,让他不再受到二次伤害呢?我想了想,决定把“大熊猫”这个称呼送给他,提醒大家自觉保护头部有伤的洋洋。
两天过去了,我欣喜地发现学生们时时处处对“大熊猫”呵护有加:下课了,两个男生把洋洋夹在中间一同去卫生间,回来时还是把他夹在中间送到座位上;看到“大熊猫”从教室后面走向讲台时,学生纷纷让道;课间操时,班干部特意提醒老师把“大熊猫”留在班里……没想到,“大熊猫”这个趣味称呼竟唤醒了学生们的爱心。班里也因为有个“大熊猫”,而变得爱意融融。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是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