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作为立足支农支小、扎根“三农”沃土的市农信社,做好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一方百姓谋致富出路和资金支持,是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使命担当。市农信社坚持打造五重意义银行,走出了一条具有农信特色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之路。
服务地方的责任银行
市农信社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做到了让党委、政府满意,让百姓受益,让农业农村发展得力。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信贷资金大有可为。市农信社按照市政府关于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工作的有关要求,从强化信贷服务、加快体制改革等方面,积极配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并在濮阳县农信社、台前农商银行系统推广落地。截至10月底,全市农信社共发放“两权”抵押贷款4372笔,金额2.99亿元。
凝心聚力精准扶贫,农信社勇当金融主力军。市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部署,对全市25个贫困乡镇450个贫困村20.14万名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并切实突出精准施策,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开展结对帮扶,配备驻村干部,为全市精准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信贷支持。截至10月末,全市农信社扶贫贷款余额6.39亿元,当年发放5.39亿元,较年初净增3.49亿元。
改善民生的“三农”银行
市农信社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并向社会承诺:不压贷、不抽贷、不惜贷、不惧贷,快受理、快调查、快审批、快发放,切实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全力满足“三农”发展资金需求。全力支持春耕、“三夏”、“三秋”生产。每次节气时令到来前,早谋划、早布局,提前筹措资金,畅通“三农”信贷绿色通道,突出重点,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生产金融服务全覆盖。创新信贷产品。专注农村市场和小额贷款,主动创新推出了期限灵活、利率多样、额度匹配,以及还款方便的职贷通、商贷通、车贷通、家合贷等数十个特色信贷产品,达到贷款业务与客户需求高度匹配,实现了对各类贷款需求客户的精准营销、精准投放。加快信贷投放。通过开通微信申贷、公开信贷电子名片,畅通了客户申贷途径;在期限、额度、利率等方面出台差异化的优惠政策,减轻贷户还款压力;开展“进千村”营销活动,对有贷款意愿、有创业潜质的客户主动送贷上门。截至10月末,全市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222.43亿元,全年新增贷款39.47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92.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2%,贷款总量、增量和涉农贷款总量持续稳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首。(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