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之光

细菌能“吃”青霉素

随着细菌耐药性增强,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作用越来越有限。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揭开了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的秘密,相关发现有助于解决抗生素污染问题。

研究人员分析了4种能“吃”青霉素的土壤细菌,发现有3组基因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些基因的作用下,细菌会先释放β-内酰胺酶,以此使青霉素失去杀菌能力,然后再释放一种特殊的酶,用于将青霉素分解为可供“食用”的物质。整个过程就像有经验的厨师处理河豚一样,先去除毒素,然后享用美食。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包括滥用抗生素、药厂废水乱排等。大量抗生素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土壤和水源等环境中,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由于仅靠环境中天然存在的某些细菌难以有效消除抗生素污染,研究人员认为可用基因改造等方法,使大肠杆菌获得“吃”抗生素的能力,然后在有需要的地方投放这些细菌,帮助清除土壤和水源中的抗生素污染。

据2018年5月10日《科技日报》

2018-05-15 1 1 濮阳日报 c13685.html 1 细菌能“吃”青霉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