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今年六岁,上一年级,在我班上就读。孩子长得惹人疼,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长长的睫毛如同蝴蝶的翅膀。
我从去年九月开始教他,听别的老师说在元元三岁时,爸爸就出车祸去世了,妈妈不久也远嫁他乡。平时爷爷奶奶都跟元元说,爸爸妈妈去外地打工了,要等他长大了才回来。因为他们要挣很多钱,将来要供他上大学,为他盖房子、娶媳妇。
其实,元元很怀疑爷爷奶奶的话。别人的爸爸妈妈也在外面打工,但是经常会打电话回来,还可以视频聊天。每年过年时,大人们就回来了,给孩子带很多东西:吃的、穿的、用的。他却什么也没有。
元元经常仰起头,很认真地对我说:“我啥都不想要,不想上大学,不想盖房子,也不想娶媳妇,只要爸爸妈妈回来看看我……”
元元的爷爷有气管炎,爱咳嗽,嘴一张,一口又脓又黄的黏痰随便吐,走路走一会儿就得歇三歇。奶奶每天天不亮就去街上卖菜,全家全指望奶奶卖菜这点收入。快中午时,奶奶才回来,一进门就不停地抱怨:“我的命咋跟黄连一样?谁谁谁买菜,本来两块钱,才给一块钱;谁谁谁多拿一把菜,不给钱……”元元总是静静地听着,不作声,默默地给奶奶搬来椅子,让她坐下,然后给奶奶捶捶背、揉揉肩,直到爷爷把饭菜端过来,奶奶才停止抱怨。
元元在学校表现很乖,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完成得又好又快。他的脸上总是一副乐呵呵的表情,深得同学们的喜爱。
看着懂事的他,我的心总是隐隐作疼。给女儿买学习用品时,我经常买两份。最初的一次,给元元文具盒他不要,我急中生智,说是他父母快递来的。他显得非常惊讶,眼睛睁得圆圆的,嘴巴嘟成“O”形,不停地问:“真的吗?真的吗?我爸妈买给我的!”他高兴地拿着文具盒,一溜烟儿地跑进教室。我在楼下都能听到他欢快的声音:“我爸爸妈妈给我买的文具盒……”
上课时,我注意到他的眼睛时不时往文具盒上瞟,小手一会儿摸一下,一会儿又摸一下。直到我使劲敲桌子,他才把目光移到讲台上来。
一次跟朋友闲聊,我说起元元。朋友听后唏嘘不已,决定亲自过去看看。一个周末,我和朋友买了一袋苹果、一袋香蕉,去元元家。我老远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趴在凳子上。走近了,我看见元元爷爷在给鸡喂食,元元在写作业。房子是两层楼房,没有粉刷,裸露出青灰色的水泥底子,有几处地方还长着墨绿色的青苔。
元元抬头看见我来了,立刻站起来,甜甜地叫了声“老师好”。我介绍说韩阿姨过来看看你,元元赶紧说“韩阿姨好”。爷爷放下鸡食,请我们进屋坐。可是元元红了脸,因为没有椅子给老师坐。鸡胡乱飞,在椅子上拉屎,元元刚把椅子都洗了。
我们都说不坐,随便看看,去了厨房、堂屋、卧室,屋里倒也干净。爷爷陪着我们,边走边说:“家里的卫生大部分都是元元打扫的,只有打扫不了、够不着的地方,他才不插手。元元想着,等爸爸妈妈回来,可以有个干净的地方坐……”
爷爷又咳嗽起来,脸成了绛紫色。我和朋友听了,心里很难过。朋友从包里掏出两张钞票要递给元元,元元直摆手,说:“老师说过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朋友向我使个眼色,示意我让他收下。爷爷挡住朋友的手,说:“我们不能要。”他一个劲儿地拒绝,我们只好作罢,最后把水果好说歹说才留下。
回来的一路上,朋友不住地夸赞元元是个好孩子,懂事得让人想流泪。
后来,朋友多次给元元买东西——当然,告诉元元时,我就说是他的爸爸妈妈快递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