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周刊

崔永宽:退伍不褪色

本报记者 张西恒

崔永宽,1977年出生,濮阳市鹏鑫化工有限公司工人,2007年开始献血,无偿献血100次。最近他才得知,机采成分血时,每人需要用一套一次性的管具,每套管具竟然价值1000余元。他算了算,光他自己用过的管具价值10万余元。

2007年,崔永宽第一次献血的时候,很紧张。“估计百分之八十的人第一次献血都紧张。”他说,很多人第一次献血都让人陪着,总怕出现晕血等情况。崔永宽第二次献血时就没有那么紧张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后面再献血就很轻松了”。

据崔永宽回忆,他刚开始是献全血,后来是献成分血。他解释说:“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主要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粒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等。而成分血是血液中的某一种成分,目前最常用的是血小板。与捐全血不同,捐成分血是用严格消毒的一次性密闭管具,通过血液分离机采集出所需要的成分。”他告诉记者:“库存全血中的一些不稳定因子已失活,而成分血几乎能全部被有效利用。捐献成分血只需献200毫升,每半个月就能捐献1次。”

崔永宽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期间就曾参加过无偿献血。当时,哪里发生自然灾害或者重大事故,整个连队就会赶过去,谁的血合适就主动捐献。退伍后,他还干过建筑,2010年进了工厂。“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献血。我们厂现在有十几个经常无偿献血的,彼此见面都感觉特别亲切,厂里其他同事也觉得我们很有爱心。”他说。

采访临近结束,崔永宽拿出手机让记者看了一个无偿献血机采群,群成员都是我市经常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崔永宽说:“有了群,沟通更方便了,血站发送需要献血的信息,包括什么时间、什么血型等,我们身体如果没啥情况、血型合适,就直接到血站或献血屋献血,更方便快捷高效了!”

2018-06-13 本报记者 张西恒 1 1 濮阳日报 c15939.html 1 崔永宽:退伍不褪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