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制周刊

台前县法治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本报讯 “一进广场,先顺着外围看横幅,再到里面看展板,宣传车上也一直播放关于安全生产的内容,还能领到水杯、小红帽,咨询问题还有奖品。宣传活动寓教于乐,形式多样,声势浩大。”近日,台前县司法局在新区市民广场开展以“公共安全公共抓 平安伴随你我他”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居民吕先生谈起他的参观感受。

“七五”普法以来,台前县结合本地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多举措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向社会传递、辐射法治理念,不断将法治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成效明显、亮点纷呈。

掀起学习宪法高潮。台前县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依法治县第7个5年规划,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列入政府目标考核评价体系。组建了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等法治宣传队伍,常年活跃在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第一线,深入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开展法治文化活动,有效增强了法治文化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3月份,在台前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的“乡村大讲堂”活动中,县司法局普法志愿者董玉祥到清水河乡授课,讲解宪法知识;4月27日,县司法局特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员孙继芳为全体人员讲解宪法知识,并向参会人员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读本。

夯实普法宣传阵地。宣传阵地是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载体。台前县司法局依托各种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一是依托金堤河公园创建台前县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在法治公园安置了20个花草牌、10个文明标语牌、8个法治宣传栏。二是在金堤河公园的北墙上,高标准制作了18幅共计长135米的法治宣传长廊,内容涉及交通安全、婚姻家庭、安全生产、人民调解、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三是打造绿苑法治文化社区。结合绿苑东区原有景观,在小区入口处安装了1个“法治文化小区”标牌,道路旁设置了8个法治宣传栏,在草地、花丛中安放了20余个形状各异的法治小展牌,以墙体漫画、法治宣传橱窗相结合,绘有内容涉及未成年人、老年人、环境保护、婚姻、人民调解等内容的法治图片30余张,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法治精神。四是在新区市民广场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普法内容集宪法、以案释法、法律名言警句、法治楹联、法治文化名人、法律小故事等多种形式为一体,使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中轻松获得法律知识,感受法治的力量。五是在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馆北岸建设台前黄河法治阵地。该普法宣传阵地分普法宣传长廊、法治文化基地、法治公园、文化广场4大块,沿河竖立了17个宣传栏,使参观纪念馆的游人和当地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普及法律知识。

发放普法宣传“大礼包”。 在抓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台前县司法局不断加大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印制了“七五普法教育读本”和“七五”普法宣传系列图书“大礼包”共10万余册,包括“机关说法”“企业与法”“法在校园”“社区学法”“法在农村”“公务员学法”;同时,印制宣传单10万份,法治围裙2万条,法治纸杯1万个,法治手提袋2万个。4月份,高标准印制了1万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读本,满足了全县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需求。

推进民主法治创建。台前县司法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入法治元素,运用多种形式,把法律知识通俗化、把法律规范直观化,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从而使法治理念深入群众的生产生活。2017年,后方乡王楼村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

增强法治文化辐射力。结合智慧台前、法治台前建设,该局充分利用手机普法彩信、普法微博、普法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宣传平台,依托凤台法治手机报、台前司法行政微博、法治台前、台前法援微信公众号,详细解读常用法条、在线解答法律咨询、适时评析热点案例,形成线上线下、虚拟实体融合发展的普法服务新格局。

自2016年1月8日开通的凤台法治手机报,目前已编发27期,共发送短信5万余条。法治台前微信公众号自2017年1月23日开通,目前已推送321期。台前县法律援助中心3月14日开通了台前法援微信公众号,工作日每天推送1期。

开展节点法治宣传。台前县司法局依托特定节日、纪念日联合政法部门及行政执法部门相继开展了“12·4”国家宪法日、平安建设宣传月、“3·8”妇女维权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全民国家教育安全日、国际禁毒日、反邪教等集中大型法治宣传活动,在全县营造了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浓厚法治氛围。

(张洪中 吕秀秀)

2018-07-17 1 1 濮阳日报 c18321.html 1 台前县法治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