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为了心中红色的骄傲

——记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赵敬红采血组

本报通讯员 任文林

血,是红的,也总是热的。红色代表着热情奔放,代表着生命如火的希望,也象征着血液奔腾如涌。

2015年市红十字中心血站采血总量1240.87万毫升,赵敬红采血组采血总量471.07万毫升,占全站采血总量的38%;2016年全站采血总量1287.89万毫升,赵敬红采血组采血总量534.43万毫升,占全站采血总量的41.5%;2017年全站采血总量1439.98万毫升,赵敬红采血组采血总量564.16万毫升,占全站采血总量的39.2%。

数字是枯燥的,但这些数字是赵敬红采血组辛勤工作的结晶,也是她们给予濮阳市广大患者的生命礼物,也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红色的骄傲。赵敬红采血组连续几年被评为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优秀采血组。

多采血,多救人

多采血,多救人,自己的事搁一边,做更好的自己。没有惊人的壮举和耀眼的光环,只是勤勤恳恳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这就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体采科副科长赵敬红。作为一名血站医务工作者,奉献和爱心是她的信念;用专业、真诚的工作态度服务每一位献血者,是她的座右铭。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蓬勃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想,越来越多的无偿献血者伸出手臂捐献血液。街头的流动采血车上、爱心献血屋里流淌着一个个无偿献血者的平凡故事。血站人作为传送这份爱心的使者,一头系着献血者的爱心,一头系着患者的生命,责任尤为重大。全市的供血量90%来自街头采血。为了保证医院能及时得到血液供应,流动采血车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都一如既往地按时停靠在采血点。早出晚归、高强度的工作是采血者的家常便饭。20余年来,赵敬红始终工作在采血工作一线,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耐心地为每一位献血者服务,传送着献血者的爱心,挽救着患者的生命。

1999年冬季下第一场雪时,赵敬红采血组前往台前县采血,当时路面上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面对不可预知的艰险,大家勇敢地选择了继续前进。等完成采血任务返回市区时,已是夜晚10点多了。赵敬红踏进家门时,7岁的儿子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看到她喃喃地说着:“妈妈,你怎么才回来啊!”那一刻,赵敬红百感交集。在家庭与事业的天平上,血站的每一位女同志都像赵敬红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偏向事业的一侧,增加着爱心的砝码。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姐妹们,她们虽然不是拿手术刀的医生,却用废寝忘食、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构筑了一道生命的彩虹。

2001年冬天,在一次采血过程中,由于刚下过雪,路面非常滑,赵敬红不慎摔倒,造成小腿腓骨远端骨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赵敬红仅休息了三个礼拜就上班了。同事们看她一瘸一拐地走路,都心疼她,劝她再休息一段时间。她却说:“我就是干活的命,在家闲得心慌。”

每一袋血液,无不承载着感人的故事,无不融入了涓涓真情。

平日里,她早出晩归,栉风沐雨,采一袋袋鲜血挽救患者生命;关键时刻,她捋起自己的衣袖,用自己的鲜血创造生命的奇迹。每当血源紧缺的时候,赵敬红都以身作则,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她先后20次参加无偿献血,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并带动身边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爱人、侄女、朋友都先后成为无偿献血者。工作之余,她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00余小时。

打铁还得自身硬

赵敬红带领全体组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履行职责,忠于职守,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工作中,她服务热情周到,严谨细心地解答每一位献血者的疑惑,最大限度地消除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误解,让献血者感觉到温馨,让每位献血者对献血的认识从神秘到熟悉,最终成为一名固定的献血者。

万花开放才是春。赵敬红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的组员,时刻提醒她们要不断学习,永不止步,不然就会被淘汰。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比学赶超已成为赵敬红采血组的时尚。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大家的操作更规范了,业务水平更高了。

为提高采血护士的采血技能,自2015年起,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每年都联合市总工会举办采血技能比武。赵敬红抓住这个良好机会,通过集中培训、单独辅导,不断提高采血人员的专业技能。在2015年技能比武中,赵敬红采血组的冯小如、任红阳分别获得一、二等奖;2016年,赵敬红采血组的徐丹丹、任红阳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其中一等奖获得者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因为爱,所以爱

有人问赵敬红:“你为什么总是在笑?”她说:“你能给我一个愁眉苦脸的理由吗?”还有人问:“长期工作在‘弹丸之地’的采血车上,还有新鲜感吗?”她总是说:“因为爱,所以爱。”

赵敬红采血组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更注重服务质量。

“让每一位无偿献血者满意”是赵敬红采血组的目标。她时刻提醒采血人员,要以崇高的礼遇和最优质的服务接待每一位无偿献血者;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挂牌上岗,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有问必答,杜绝“生、冷、硬、顶、碰”行为。赵敬红说,做好街头献血全程服务要讲究一个“情”字,工作中落实一个“细”字,想献血者之所想,急献血者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每一位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

采血车也是血站良好形象的代表。没有全新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手段,就无法打动无偿献血者、保障临床用血。多年来,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采血车上都有她们忙碌的身影,为了心爱的献血事业,她们奉献了数不清的休息日、节假日。她们用忘我的精神、辛勤的汗水保证着我市的临床用血,构筑了我市采供血的绿色通道。

人心齐,泰山移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一起,才能达到目标。

“心齐了,做什么事情都是顺心的。”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蕴藏着大格局——团队精神。赵敬红采血组有着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赵敬红说,只有在各个岗位上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成为一个采血量大、服务质量高、在日常采供血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采血组。

插柳不让春知道,待看春风化雨时。为了提高采血组的采血量,赵敬红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经验:一是热情接待每一位无偿献血者,让献血者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诚挚、重视、关怀和文明;二是及时动员每一位走过采血车的人,只要感觉是可以献血的人都要积极去动员;三是不管在任何场合,都要把无偿献血知识作为口头禅。

在我市每年组织的大型团体献血活动中,赵敬红采血组一直处于领跑地位。2016年,在市人民医院献血活动中,采血人数为530人,赵敬红采血组采血270人;2017年,在南乐县团体献血活动中,采血人数为1188人,赵敬红采血组采血448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赵敬红采血组一次次、一点点的积累,才使无偿献血队伍绵延不断,越来越壮大。

2018-07-18 ——记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赵敬红采血组 1 1 濮阳日报 c18437.html 1 为了心中红色的骄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