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档案是国家、社会组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真实记录,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文化内涵,决定了档案记录着不同的内容;另一方面,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档案,任何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扎根于历史和现实之中,同时反映时代要求的文化才会有生命力。
自人类出现,档案就一直充当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者:它不仅承载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历史概貌,保存有深刻的时代印记,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成为国家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以及历史文化积累和传播的一种手段。如中国商代甲骨档案、古巴比伦石刻档案、古埃及纸草档案等,尤其是其中涉及的王位继承、宗教活动、外交、经济、科学、文学等重要内容,不仅见证和记录了上述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脉络,也使当时的文化得以流传至今。可以说,档案不仅是人们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活动的记录载体,也是文化积累、文化传承、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档案不仅是满足统治阶级统治上需要的产物,也是文化积累的产物。档案是文化信息借助记录符号、记录手段、记录载体转化成的一种文献。人类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地发展,正是档案这种记忆功能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没有档案,也就失去了连续、全面地直接记录和积累文化的载体。
从档案的发展来看,档案传播着文化,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初期,由于文化传播方式简单,文字记载形式的档案成为当时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吴宝康教授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档案是“历史文明之母”“文化之母”。从人类第一次形成档案起,就意味着人类以后的发展过程有了可靠的证明,有了清楚的足迹。档案的每一次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传播,都会对文化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档案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原始记录,面对真实而又直观的档案,从某种意义上说,面对的也就是事物本身。无论是一片纸、一本书,还是简牍文字资料、民间书信和簿册,人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的遗韵,闻到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一些珍贵艺术档案的保存、挖掘和再现,不仅使我国许多艺术流派和经典剧目得以流传下来并发扬光大,而且通过在原有的档案基础上融入新的构思,提升了传统艺术文化品质,形成了美的艺术氛围,使传统艺术文化在艺术档案的引领下大放异彩。可以说,直面真实、直观的档案给人们带来的是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人们仿佛可以嗅到原始文化的历史气息;而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档案资源,则能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触动人们的心灵,尤其是档案中蕴涵的文化内涵,既能给人们带来意蕴绵长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感受,又能使人们在积极向上的新思想引领下,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这种文化价值是其他事物难以企及的。档案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其真实性、权威性、原始性的自然属性也赋予档案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魅力。档案作为一种承载了丰富信息的知识文化,不应该被束之高阁,而应该挖掘档案文化价值,实现档案存而致用。
挖掘档案文化价值,实现档案存而致用,要赋予档案应有的文化内涵。长期以来,档案所具有的神秘色彩使各类档案部门主要围绕着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开展工作,而忽视了代表社会最广大利益的社会民众的档案需求。事实上,随着人们文化生活和阅读欣赏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各类档案的认识和渴求也在不断变化、转移,特别是随着现代传媒手段的不断完善,单调、沉闷的档案资源运作模式已被打破,丰富、清新、蕴藏多元内涵的现代档案不断涌现。不断拓展档案功能、不断赋予档案应有的文化内涵已势在必行。
赋予档案应有的文化内涵,并不是简单的添加文化问题,而是在体现档案个性、传递档案知识时,把文化气息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档案开发利用的各环节都融入文化能量,使档案文化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档案文化内涵拓展的重点在于积累与保存人类精神文化、传播与延续人类档案信息、创造新的文化财富、繁荣社会文化事业和培养文化人才等。这对人们了解历史、解读民族文化遗产、传承民族历史文明意义重大。
挖掘档案文化价值,实现档案存而致用,要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求。档案资源的留存过程也是人类文化的积累过程,档案的文化功能表明,档案必须满足利用者的某种需求,若不能做到这一点,档案就不会被人们所利用,档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基于档案所面对的生存发展环境,发挥档案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教育作用,利用档案中所展现的文化价值,使人们更好地享受文化成果已成为档案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求,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应成为重中之重。目前,档案信息应利用多种媒介、多种方式进行传播,譬如利用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传播媒介更广泛地传播档案信息。
挖掘档案文化价值,实现档案存而致用,要对档案信息进行研究。一些档案信息受其形成及保存过程的原始特征制约,要顺利地阅读档案、准确地理解档案、正确地利用档案并非易事,也使一些利用者望而却步。这就要对档案信息进行一定的研究、分析、梳理和编纂,使档案信息能够为广大利用者所接受。当然,找到档案与当下社会生活的结合点,才能再现“历史的光芒”。而如何让“历史的光芒”再现?一是档案编纂人员要有创新意识。目前,各类档案层出不穷,稍有不慎,就会让人们产生雷同之感。档案资源只有在创新上下功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档案编纂人员应具有独立的创新意识,不仅可以跳出档案文献汇编的旧思路,增强对信息的敏感意识,进而遴选出大众需要的课题;也可以在档案信息的深度上下功夫,不断发掘出新的信息资源,显现出档案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二是要优化库藏档案结构。目前,大多数档案库藏以文书档案为主,很难满足编研工作者的需求。因此,优化库藏结构至关重要,其中,完整齐全的文字档案资料,具有一定特色的科技档案、音像档案、人物档案等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