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金堤

想起那年种稻子

□ 杨兆瑞

1972年,山西大同。我在原坦克七师高炮营一连服役。那时全军在加强战备的同时,全力落实毛主席“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的指示。记得战友们有个说法儿:工兵高炮,挖煤种稻。因师属工兵营、高炮营装备齐全,兵员雄厚,此二营自然承担起全师最艰巨的“生产队”任务。于是,战友们拿着八块钱津贴,过着日餐三毛二分钱的日子,顶着矿灯采煤,踩着冰渣种稻……

记得那年过罢春节,连队移防,在花园屯西原六十九军骑兵废弃的马棚里安营扎寨。刚从矿井里出来,大家不免松口气:这回,俩鼻孔再也不会黑乎乎的了!

不料,战友们当天便傻了眼:当地仅有一口濒临干枯的老井,用木桶摇出来就是黄汤汤。有时,战友们连那黄汤汤都喝不上!无奈,我们只好砸开冰块,用大同化工厂排泄的“河水”聊解腹中饥渴。

不久,全连奉命种稻。咋种法儿?先育秧。

某日,天寒地冻。身着棉衣大头皮鞋的官兵,呼着“一二三四”的口号齐步行至育秧现场。一看那场景,大家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好家伙!头天过水的稻田里,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别说育秧,就是光脚往上一站,也让人心惊胆寒。

穿胶靴?一双十来块,比津贴还贵,穷当兵的哪买得起!

这秧,咋育法儿?郑治原,原籍河北枣强,曾在抗美援越防空战中九战八捷的老连长,真是好样的,还在人们犹豫徘徊之际,只见他皮鞋一脱,袜子一扔,光脚踏上冰块,一踩一个窟窿:“看见了吗?就这干法儿!”

强将手下,真的无一怂兵。

那一刻,大家疯狂得似乎全然忘记了光脚踩冰块啥滋味儿!不一会儿,好几亩冰块,被百余双脚板踩碎。几个人再用木板子一推,地平得简直跟纸一样。稻种一撒,再搭好弓棚薄膜,万事大吉。

没三天,全连官兵的腿上无不迸起鲜血直浸的蚂蚱口子。即便如此,大家竟无一个临阵退缩的。记得有位叫庄建一的新兵,突然迎来时任徐州市人事局局长的父亲携母亲看望他。战友们一直说:建一在俺连表现好着哩,二老放心吧。可细心的母亲见他一直不停地往下拉裤腿,似乎在掩盖什么,不免疑心顿起,冷不防把那棉裤往上一撩,只见从未受过罪、吃过苦的儿子的两条腿上满是结着血痂的蚂蚱口子!两位老人顿时眼圈发红,老半天没说一句话。

时过境迁,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一起种稻子的战友大都退伍返乡,有的已经离世。但种稻子的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军人血性,那种无坚不摧、无难不克的军人气质,依然珍藏在我的心底。

2018-09-25 □ 杨兆瑞 1 1 濮阳日报 c22313.html 1 想起那年种稻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