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三下学期,我们班里充斥着一种焦虑而又紧张的气氛。对于这种现象,科任老师的严厉苛责起不到效果,我的现身说法也空泛无力。我曾经让学生们写周记,可收上来以后,发现他们大都是在自我加压;组织一次体育比赛,比如拔河、跳绳等,又发现他们情绪浮躁沉不下去;观看了一场励志电影,似乎在无形中又给学生们增加了压力……
一天,我去学校餐厅,准备买一份凉面。“不好意思,我们这儿的凉面卖完了。”听到餐厅师傅的话,我怏怏不乐地回到了班里。这时,教室里已经有三十多名学生在学习。我问其中一名学生:“你吃饭了吗?”他说:“没有。”我给了他十元钱,说:“你去校门口买两份凉面,今天老师请客。”其他学生听见了,先是感到很意外,接下来,他们纷纷掏钱要求捎带。
半个小时后,这名学生拎着九份凉面回来了。我突然灵机一动,这是个好机会,我可以和学生们进行一次无言的沟通。我们一字排开,以走廊上台子为餐桌,一次会餐开始了。学生们手持竹筷,口嚼凉面,吃得津津有味。有的边吃边窃窃私语,有的吃一口面喝一口水,还有的顶不住辣味止不住地吸气吐舌头。这里已经没有分秒必争的激烈竞争场面,也没有班主任的威严和学生的敬畏,有的只是在享受美味的一家人,真是其乐融融。我们吃完晚饭,又回到了教室。
第二天,我收到学生天宇妈妈的一条信息:“天宇昨晚回家特别高兴,谈及和您共进晚餐的情景,心情很激动。在剩下相处不多的日子里,您能跟学生们以这种方式沟通,他们会永远记住您这位好老师。我代表家长们感谢您!”
我深感意外和欣慰,没想到这次会餐竟有如此明显的效果。后来在办公室,科任老师不约而同地跟我说,你班的学生都怎么了?这几天他们的状态特别好。我听了,笑而不语。
其实,只要老师心中有爱,就会不断发现教育的契机。老师与学生建立了默契,只需要眉宇手势轻动,便能够达到不沟而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