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报道

一所中学的体育特色之路

本报记者 许彩芳 通讯员 秦家军 摄影报道

市油田三高。

女子足球队。

男足角逐中。

在市油田教育中心第二十九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市油田三高获得总分第一名。

某界男子跳远决赛,该校学生获第一名。

女队员在刻苦训练。

体育队员正在进行素质训练。

足球女子冠军队合影留念。

在市油田教育中心第二十六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市油田三高获得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在市油田教育中心第二十九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市油田三高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在龙都大地上,有一所学校,濮阳市油田三高,依据自身的实际,树立了“打造体育教育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高考成绩连年稳步上升,在体育教育教学和体育传统项目训练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我市高中学校中独树一帜,颇具特色。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体育强校 成绩骄人

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于今年9月21日在周口市体育场落下帷幕,市油田三高田径队成绩斐然。濮阳市代表队取得总分113分,而市油田三高独得65分,为濮阳赢得了荣誉。该校负责人称,这是该校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一个缩影。

河南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濮阳市首届“市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男女双冠军、濮阳市第二十六届中学生运动会高中男子组第一名、濮阳市第二十六届中学生运动会高中女子组第一名、濮阳市第二十七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女子组第一名、市油田教育中心第八届职工排球赛男排第一名……

市油田三高从最初的专业体育班发展到今天成熟的综合性特长部,一路辉煌。该校体育队在学校历届运动会上屡破纪录;在市油田教育中心历届运动会上连年取得多项第一名;在濮阳市历届运动会上成绩斐然,成为濮阳市组队参加河南省中学生运动会的主力;在河南省历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屡创佳绩;多次获得濮阳市体育先进单位称号,有多名优秀运动员被国家重点大学录取。

体育特色教育

为学生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

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的高三学生刘腾澳一只脚已经迈进大学的大门。他说:“在提升训练成绩的同时,教练们也比较关注我们的文化课成绩,我的文化课成绩只要保持在400分以上,上个一本好大学没问题。”

空口无凭话无力,成绩面前省万句。在该校,有不少学生与刘腾澳一样,在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特长,通过体育改变了命运。 

【名校录取榜单】

学生马磊2010年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

学生郭腾2010年被北京大学录取。

学生郭祥龙2011年被北京大学录取。

学生王婷婷2011年被清华大学录取。

学生范学丽2012年被清华大学录取。

学生林德心2012年被北京大学录取。

学生谷植茂2012年被中国海洋大学录取。

学生王桓2012年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

学生干雪2012年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

学生孟凡辉2013年被北京大学录取。

学生李锦堂2013年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

学生吕振鹏2013年被东北师范大学录取。

学生李文涛、杨杰2013年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

学生王永梅2013年被北京科技大学录取。

学生吉晨曦2015年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

学生姜世君2015年被郑州大学录取。

学生王龙龙2016年被中国海洋大学录取。

学生吴阳菲2017年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

学生李鹏阳2017年被太原理工大学录取。

学生范秋雨、赵建雷2017年被西安理工大学录取。

学生袁圣岽2018年被中山大学录取。

学生白粉粉2018年被西安理工大学录取

…………

【近几年体育竞赛成绩一览】

2014年9月,在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徐若男获得女子青年组10000米第三名、1500米第四名,朱亮获得男子甲组跳远、三级跳远2个第四名,李燕获得女子青年组标枪第四名。

2015年9月,在河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袁圣岽获得男子甲组100米第一名、200米第一名。

2016年4月,在河南省青少年田径冠军赛上,袁圣岽获得男子青年组200米第一名,赵建雷获得男子甲组400米栏第一名。

2016年10月,在河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吴阳菲获得女子青年组1500米第一名、10000米第一名,王阳阳获得女子青年组铅球第一名、铁饼第一名。

2017年5月,在河南省青少年田径冠军赛上,赵建雷、陶峰、刘腾澳、袁圣岽获得4×400米第一名。

2017年9月,在河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袁圣岽获得男子青年组400米第一名,孙浩然获得男子400米乙组第一名。

2018年7月,在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暨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田径锦标赛上,该校田径队获得男子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团体总分第四名。

打造体育教育特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在校党总支书记张宏旭看来,学校发展体育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挖掘。

张宏旭说,学校条件有限,很多学生来之前没有接触过体育特长教育,家长也怕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于是,学校体育教练带着他们观摩教学、听毕业生谈感想,逐步打消了家长的顾虑。

“我们近几年每年用在体育教学上的经费达20万元,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增加体育运动设备,加大师资投入力度,打开了文化课和特长课两扇大门,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理念的体现。”他说。

在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努力下,特长培训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兴趣班、社团及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这也让学生在相对均等的教育资源供给之下施展自己的才华。

为加强学校对体育工作的管理,该校成立了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教学副校长担任。学校每学期召开1次体育工作会议,明确本学年、学期全校体育工作的方向、重点和任务。该校体育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召开1~2次体育工作会议,制订学年、学期工作计划。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该校还出台了各种规章管理制度及奖励制度,并把体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班级、年级的评选条件,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在推进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们参加体育训练和竞赛后,变得更有礼貌、更有规矩,个人也更加自信了。”张宏旭说,这也恰恰说明,学校体育活动广泛、健康地开展,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和竞技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校体育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奖牌背后的故事

几多风雨,几多探索。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成功的背后一定流淌着无数辛勤的汗水。

市油田三高田径队是学校的金字招牌。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早晨5点半到7点、下午5点到晚上7点,在操场上、训练房里都能看到一支训练大军,他们或跑或跳,练得满身大汗。“从伸手不见五指的黎明时刻到太阳落下,我们一直坚持着。我们大家的肤色没一个是白的,都晒得黑乎乎的。”田径队队员朱龙龙说,尽管这样,但是他们没觉得苦,“我们的文化课成绩都不好,是体育给了我们希望,所以再苦再累也要练下去。”

队员辛苦,教练更辛苦。学生刘腾澳说,患有糖尿病、近50岁的郭兴军教练一年四季上班,把床都搬进了办公室。“秒表是郭老师的标配,我们训练时,他就站在那里一边掐表一边指导我们。有一次,我看到郭老师挂着吊瓶站在那里给我们进行指导。”学生张柯情说,教练除了关心他们的训练情况,还时常关心他们的生活,一直自己掏腰包买鸡蛋给他们增加营养,“我们大家都很感动,感觉田径队就是我们的家。”

体育特色教育的新生力量,刚成立了3年。它虽然年轻,但也战绩辉煌。该队曾获濮阳市首届“市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男、女双冠军。“女队刚开始只有8个队员,连一个队都组不成,现在已经有22个队员了。”女队教练林静说,她们每天下午课余时间训练,队员虽是女生但都不娇气,她们热爱足球、乐于奔跑,她们在足球的飞速运转中,享受着拼搏的快乐。

2018-10-08 本报记者 许彩芳 通讯员 秦家军 摄影报道 1 1 濮阳日报 c22852.html 1 一所中学的体育特色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