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

市七中:让每只“毛毛虫”都化茧成蝶

“我是一只快乐的毛毛虫,在一片嫩叶中醒来,睁开新奇的眼睛,憧憬未来的样子……”在市七中,师生说得最多的名字是“毛毛虫”。“‘毛毛虫’是我们七中的代表,源于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而建立的‘毛毛虫’工作坊。”市七中校长杜国强说,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他们已凝练出独特的“毛毛虫”精神: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异想天开”的创新精神、精彩他人的奉献精神。

如今,“毛毛虫”精神已经扩展到了教育教学和学生工作等多个领域,成为该校乃至濮阳教育的一张名片。

“毛毛虫”工作坊助力教师圆梦

说起“毛毛虫”,就不得不提到其创始人——市七中副校长都娟。2013年,作为生物教师的都娟,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都娟名师工作室,吸纳全市优秀生物教师为工作室成员,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当时杜校长说,名师工作室要做到‘墙内开花里外香’。我读懂了杜校长的语意,在引领全市生物教师成长的同时,还立足我们学校,引领各学科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都娟说。于是,她开始面向市七中全体教师招募工作室成员,成立了“毛毛虫”工作坊,打破了学科限制,引领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成长。

“都坊主,您好!我是开发区的一名教师,看到您招募工作室成员的信息,我想加入。”“俺是少梅,能加入不?”……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条这样真诚的加盟信息,但每一次都娟都认真回复。对每一名真正渴望成长的教师,她都不会拒绝。

“团队强大了,就要有团队文化。我是生物教师,就选取了‘毛毛虫’作为我们的形象代表。我们要积蓄力量,化茧成蝶。”都娟简单说起了“毛毛虫”的由来。但看似简单,都娟和她的团队却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从濮阳市名师工作室到中原名师工作室再到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都娟带领她的“毛毛虫”们一步一个脚印,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和成果吸引着全省各地的教师慕名加入。“毛毛虫”工作坊凭借其“以点带面、以优促优”的辐射式教师发展路径,引领上万名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

都娟介绍说,每天感悟一句话,每月同读一本书,每周提交一篇高质量文章,坚持参与团队课题研究……固定的工作坊成员成长清单让每名教师都能找到成长的动力。“毛毛虫”工作坊坚持开展读书漂流和读书沙龙活动,定期组织主题研讨分享活动。活动采取现场网络直播的形式,让外地市成员也能参与进来。仅读书活动这一项,团队核心成员每人已经平均阅读教育专著上百本,撰写文章10万字以上。

在教师“大毛毛虫”的影响下,市七中许多班级相继成立了栀子花开社团、书海行舟社团、蜗牛漫步社团等不同形式的读书社团。“我每天回家进行诵读,将诵读成果发到家长微信群里,互相学习,爸妈都说我的进步很大。”该校五年级(5)班学生王艺霖说。

“五字”引领 打造精彩课堂

在该校八年级(1)班,教师张莹花正在上英语课。满满一节课,几乎全英式教学,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而这样的课堂效果与张莹花课前的充分准备分不开。从引导学生学习到学生自学,再到学生展示,还有最后的当堂检测和评价,每一个环节她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导、学、动、测、评“五字”引领有效教学课堂模式。”该校副校长孙述雷介绍说,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也在“毛毛虫”精神基础上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教学之路。

“从开始跟着别人学,到后来逐步适应改进,然后请专家跟进指导,再结合我们自身特点不断完善,最后形成现在让教师都认同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不是固定的,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教师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变动,贯穿引领课堂教学始终。”孙述雷说,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工具箱”,每堂课的“工具”都各不相同。

便于操作、自主性强,让教学效率最大化,这是教师们的反馈;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习负担大大减轻,是学生们的感受。“每年一届的课堂教学竞赛,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和专家指导,也促使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孙述雷说。

文明校园创建引领向美向善新风

在今年11月2日第14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现场,杜国强向大家展示了在我市全国文明校园风采展演活动中市七中自己创作的节目:学校原创歌曲《毛毛虫的梦想》,自己制作的沙画,自己编排表演的足球篮球……这些都让发布仪式现场的观众为之震撼。“这里有我们的‘毛毛虫’精神,有我们七中人的教育幸福,有我们七中人蜕变的样子……”杜国强激动地说。

“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依托9月学生文明规范月和3月学生文明行为强化月,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和做雷锋式好学生活动。每年秋季开学前,组织中学生素质快乐营,开展励志、爱国、感恩教育。学校还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指标。”该校副校长李延清介绍。

市七中的最美大课间活动让人眼前一亮。活动全程没有教师指挥参与,学生们伴随着音乐的节拍,自主出操、做操、收操,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让大家看到了文明的魅力。

“我们的目标是让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成为梦想实现家,‘毛毛虫’正在蜕变成蝶,我们也正在享受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幸福。”杜国强说。

杜帅鹏

2018-11-19 1 1 濮阳日报 c25322.html 1 市七中:让每只“毛毛虫”都化茧成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