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上学生上厕所的问题,这是一个听起来略显尴尬,又不可避免发生的情况。有时我讲得兴致勃勃,要请学生回答问题,准备好好地指导时,没想到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想上厕所。”我想大家都曾对这种情况哭笑不得。
如何在课堂上区分学生是想要上厕所而不是回答问题?如何能迅速地关注到学生的需求而又不扰乱自己的授课节奏?
我经常见到课堂上有教师以左、右手来区分学生会与不会,以便提高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试想,若将此方法运用到这个问题上,偌大的教室里诸多学生举手时如一片小树林般,即使教师是火眼金睛,也很难快速发现情况。我左思右想,终于有了办法。
平时我们班里规定学生回答问题时统一举左手,要求左手掌舒展,五指并拢;学生若是无法忍耐,需要立刻上厕所时,则可以举起右手比一个OK的手势。这样一来,学生的需求我一目了然,也非常容易分辨。我选择这个手势,也是结合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上厕所是每个人的正常生理需求,不必难以启齿,学生可以大大方方地举手。
学生做出这个手势后,教师看向学生,和他对视后,眼神向门口的位置一斜,就表示教师同意了他的请求。学生即可离开座位向后走,尽量绕开同学们的座位走至外圈,离开教室,前往厕所,以免打扰到听课的同学,然后同样再沿外圈原路返回。
我宣布办法后,带领学生们试了几遍,不仅有表示需要上厕所的手势,还有上厕所的路线,学生们既觉得新鲜有趣,也学得很快、记得牢。
从此,课堂上不再有尴尬的答非所问。学生们对于生理需要,也不再不好意思表达,其余学生的课堂也不会受到打扰,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