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张学坤,便立刻被他爽朗的性格、干练的作风吸引。他个头不高,说话走路都带“风”,浑身透出一股使不完的劲。
身为濮阳工业园区昌湖办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张学坤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时刻绷紧生态环保这根弦,带领昌湖办广大干部职工动真碰硬、重拳治污,在守护蓝天净土的同时,锻炼出了一支勤于履责、敢于担当的环保铁军。“既然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重任落到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我们就要下大力、出重拳,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8月2日,张学坤用铮铮誓言彰显永恒初心。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张学坤充分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今年年初以来,他带领昌湖办一班人马,对辖区进行全面彻底排查,每周2次听取各部门汇报排查情况,织密织牢生态环境保护网,确保不漏一处、不落一家。截至目前:昌湖办先后开展集中行动15次,排查企业、建筑工地、停车场、大杂院、养殖场等1700余户次;收缴散煤448吨、煤球27万块、燃煤炉具和自制常压锅炉800余个;三夏秸秆禁烧和清明节祭扫实现了未着一把火、未冒一股烟的目标;扎实开展“双替代”工作,上半年安装空气能热泵1200余台;实施幸福渠河道水体治理,清理河道2200米,硬化河坡350米,辖区环境得到改善。
“企业环保整治工作千头万绪,时间紧、任务重,要在期限内完成治理就必须找到各个企业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张学坤说。今年年初以来,他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环保整治工作中,为了给每家企业“把脉问诊”,他多次带队对办事处管控的14家企业进行夜间巡查、深入摸排。每到一处,他都坚持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厂区卫生、车间卫生、厂区密闭、危废间密闭、环保设备开启情况等做情况记录表,在确保各企业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生产的同时,发现问题、明晰办法,逐步建立“一户一档一台账”,制订“一户一案一对策”,确保工业企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令人头疼的“散乱污”企业和移动黑加油点,张学坤要求相关部门拿出“猫捉老鼠”的耐心和毅力,安排人员、制订计划、定点监测,对废弃厂房、行政村大杂院,以及有异响、异味的区域,采取24小时不间断、无缝隙巡逻,对“散乱污”企业发现一处清理拆除一处,确保不再出现复产、反弹现象。
经过铁腕治理,辖区污染源得到基本遏制,困扰多年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明显解决,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下一步,我们将步步为营、巩固提升、纵深推进,不断扩大环保攻坚治理成果,确保完成污染防治年度目标任务,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张学坤充满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