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医疗就医

中医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有强大生命力的医学(三)

社会进步让中医更具生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健康长寿的期盼越来越强。同时也对以疾病医学为主导的现代医学提出质疑,对“带病增寿”的生活状态深刻反思,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中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选择。

首先,中医是人文医学、哲学医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重视内外环境协调和情志心理影响。这种医学模式历代传承,形成了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早于现代医学刚刚提出的社会——自然——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几千年。

第二,中医具有循证医学的优势。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理论发展丰富而深远,历经多个朝代无数次实践检验,中药方剂千锤百炼,病案累积无以胜举,中医著作浩如烟海,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体系。而现代医学是在显微镜发现后的几百年中才有进步,快速发展才有200年历史,许多理论、药物和治疗手段还不能够稳定,有许多偏差有待进一步验证。譬如,中草药经过数千年无数次临床实践验证,不但毒性小,且疗效确切。而西药历史不足200年,这些来自实验室的药物缺乏大自然的灵性,自西药问世至今,已研究出种类7000多种,而因毒副作用被淘汰出局的达到80%,目前临床常用药不足1500种,且临床常用药的毒副作用也远超中草药,这也是西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第三,中医治未病思想和养生文化深得人心。可以说中医是真正的预防医学,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思想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我们熟悉的“冬病夏治”三伏贴,就是最好的“未病先防,愈后防复”的例证。《黄帝内经》是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其中近70%内容讲的养生防病知识,主张通过多种养生手段固护正气、防邪犯体,以达健康长寿目的。在《内经》的影响下,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的养生学家和养生专著,这些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养生防病专著,必然在建设健康中国和维护人类健康中发挥重大作用。

另外,中医有许多优势病种疗效优于西医,如感冒、哮喘、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腹泻、便秘、失眠、头晕、耳鸣、汗症、水肿、皮肤病、妇科病、不孕不育症、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等等。而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非药物疗法,以方便、有效、价廉等特色优势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追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消化界医学泰斗樊代教授,从事西医研究一辈子,却是力挺中医第一人。他的四句话发人深省,一是在人类历史上,中医药学从来不像如今这样受到强调和重视;二是在世界医学领域中中医药学已发展成唯一可以与现代医学比肩的第二大医学体系;三是中医药解决了很多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显示出其不可替代性;四是中医药必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和整合医学时代的主要贡献者。他指出现代医学发展之路有些走偏了,离“科学”越来越近,离“病人”越来越远;离“实验室”越来越近,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医学研究越来越纠结于微观,离整体越来越远。只有借助中医的整体观念创新的整合医学才能解决现代医学发展的问题。

发展中医药同样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示:要着力推动和振兴中医药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要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在致信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时指出:中医药推实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切实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中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党和国家的关怀重视,必将为中医药发展注入强大生机,中医药事业未来必定光辉灿烂。刘同坤

2019-08-21 中医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有强大生命力的医学(三) 1 1 濮阳日报 c43945.html 1 社会进步让中医更具生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