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

爱家乡 兴濮阳 龙文化为新时代濮阳高质量发展凝魂聚力

□ 吉耀波 史国强

濮阳是龙的故乡,是“中华第一龙”出土的地方,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是龙的传人,脉管里流淌着龙的血液,骨子里镌刻着龙的精神,对龙的感情千年一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多年来,濮阳市龙文化研究会、龙文化产业促进会致力于龙文化理论研究,发展龙文化产业,满腔热忱地助推人们爱家乡、兴濮阳,为新时代濮阳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龙文化是凝魂聚力的重要动力

濮阳西水坡“中华第一龙”的重大发现,把我们长期以来笃信的5000年华夏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认为,这不仅是“中华第一龙,也是世界第一龙”!2003年10月,濮阳龙文化研究会成立,为濮阳龙文化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濮阳龙文化研究推动了国际天文学研究:濮阳45号墓中有关天文学遗迹的发现,把世界天文学史研究提前了3000年,一时成为世界天文学史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认定,濮阳西水坡大墓是世界上最早的宇宙星图。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6500多年前,濮阳已经有了观星台,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直影响至今,还将继续作用于后人。

濮阳龙文化研究推动了人文学研究:濮阳龙文化研究引发了伏羲文化、颛顼文化乃至天命思想的研究。因而,研究濮阳龙文化就是研究古代王权的基础,是研究天命思想的直接来源,而天命思想恰恰是人文学的核心部分。濮阳是远古时期的王者都城,是我国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法、文字、二十四节气等都发端于濮阳。

濮阳龙文化研究推动了社会学研究:专家学者通过对濮阳上古遗迹的研究,认为当时已经确立了一个有序的、制度化的社会体制。当时,人神不扰,各司其职,氏族服从于酋长、下层服从于上层、民众服从于王者的社会体制已基本形成。从濮阳可以依稀看见华夏文明的曙光。濮阳龙文化研究还引发和带动了其他学科的深入研究,如易理、阴阳学、美学等。

濮阳龙文化研究促进了国际龙文化比较研究:曾几何时,国内某些人受西方不良文化影响,敌视龙文化和龙精神,甚至提出中国应当取消龙形象作为民族象征、龙传人作为民族共识的谬论。消息一出,国人惊诧,不禁愤怒诘问:中国为何要刻意照顾外国人的感受?为何要曲意逢迎西方人?对此,濮阳龙文化研究工作者发起专题研讨,认定中国龙与西方dragon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龙是吉祥的灵物,经过近万年的发展嬗变,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威武、奋进、吉祥、包容、佑民、成功是中国龙的精神属性,蕴涵着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观念。而西方所谓的龙是邪恶、丑陋、凶狠的象征,不仅形象丑陋,更是邪恶的化身。濮阳龙文化研究有力地驳斥了去龙化的奇谈怪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濮阳龙文化研究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知道,中华龙具有创新、包容、和谐、共享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从远古时代就一直守护和滋养着华夏儿女的心脾和灵魂,承载着龙的传人的追求和梦想。随着历史的演进,龙的精神不断发展完善,发挥了和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向心力作用,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敢于斗争、不可战胜的重要力量源泉。

濮阳龙文化研究促进了濮阳与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从1995年开始,全国性的龙文化研究会议一共召开5次,其中4次都是在濮阳召开的。借助大型、高层次论坛和多角度龙文化研究的平台,濮阳知名度越来越高。濮阳先后出版龙文化研究著作5种10册和4本专集,在海内外业内交流。由龙文化研究派生出来的伏羲文化、颛顼文化、仓颉文化、孝道文化、姓氏文化等专题研究,又反过来为龙文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市委、市政府支持推动市龙文化研究会成功申报了“中华龙乡”“华夏龙都”的命名,此间举办的2012濮阳“二月二,龙抬头”盛大活动暨龙文化高端论坛,进一步扩大了濮阳的美誉度和对外文化交流。

2013年8月16日,濮阳市龙文化产业促进会的成立,标志着龙文化理论研究向产业创造、有序发展领域迈进,标志着龙文化这一宝贵资源正式走上了融汇经济和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大道。从2014年起,市龙文化研究会与市龙文化产业促进会先后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社科院及周边地区新闻媒体联合,举办了“龙文化与经济发展新常态”“龙文化与经济发展恳谈会”“龙文化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龙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等主题论坛,形成了“传承、创新、共享”等相对一致的共识,逐步使龙文化真正成为濮阳各界引为自豪的闪光名片。如今,在濮阳说到龙,可谓妇孺皆知,带“龙”字的牌匾、商标琳琅满目。

2015年,市龙文化研究会和龙文化产业促进会合署办公。从此,龙文化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龙文化产业走上了广阔而大有作为的新天地。

二、“爱家乡,兴濮阳”的循序探索

如何将濮阳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龙文化资源用足用活?如何推动其从地下走向地上、从历史走向现实、从书本走向产业、从濮阳走向世界?市龙文化产业促进会在产业转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前瞻性地提出“爱家乡,兴濮阳”的定位。

一是当好市领导城市主题文化战略的智库和参谋。从2010年起,我们先后以“龙乡龙文化,龙都龙气韵”为主题撰写了关于龙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系列内参,其中4篇得到市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2015年9月,市龙文化研究会、龙文化产业促进会成功策划组织了龙都文化产业博览会。会展后撰写了《关于我市举办龙都文化产业博览会的若干思考》一文,以内参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我市建立中原经济区龙都文化产业会展中心的建议。

2017年4月1日,中央宣布在河北雄安建设国家级新区。我们敏锐地认识到,随着雄安新区的崛起,濮阳市将又一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龙文化产业促进会很快与濮阳日报社联合撰写了《雄安新区与濮阳策应之战略机遇——关于打造濮阳“两基地一胜地”的若干思考》,策划把濮阳打造成雄安新区的“水缸”“粮仓”休闲旅游之乡。这篇文章于2018年3月29日在《濮阳日报》发表,30日上海澎湃新闻进行了转发。此后,全国多家新闻媒体,包括香港凤凰网也陆续转发。按照市委领导要求,市龙文化产业促进会已与有关方面沟通,就如何推动文章中的思路转化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进行探研。

2017年年初,市龙文化产业促进会与濮阳日报社在多次认真考察的基础上,对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前景、濮阳及中原地区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促成市发展研究中心撰写了《关于推动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发展的建议》的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批示有关部门尽快研究落实办法。

二是力荐彰显龙文化精神的重点企业和产品。围绕龙文化资源推进龙文化产品开发,积极创意龙文化元素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品相典雅的文创产品,相继推出了富有濮阳地方特色的青铜盘龙砚、龙抬头酒、龙书画等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同时,致力强化品牌意识,推动企业品牌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近年来,市龙文化产业促进会牵头濮阳市30多家特色鲜明的品牌企业,组成龙商精英联盟,使“中国造”濮阳产品进入国际大市场。

三是编纂人文历史丛书,扩大产业宣传平台。2012年10月以来,市龙文化研究会、龙文化产业促进会与人合作编写了“华夏龙都”丛书《中华第一龙》《历史文化名城濮阳》《专家学者论中华第一龙》一套3册,“人文濮阳”系列丛书《濮阳龙文化新论》《濮阳历史文化新探》《诗经新识》《卫国成语故事新编》一套4册,以及“爱家乡,兴濮阳”等系列读物,出版发行后在读者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市龙文化产业促进会还与市非遗中心、龙文化精英联盟企业联合,两次举办大型展示展销活动,吸引了上百家非遗商家和中小企业及数万游客参加,使非遗文化产品从博物馆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濮阳龙文化发展的未来畅想

(一)继续推动建成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中共河南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决定,要把河南建成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我们利用全球华人对龙文化的广泛认知和高度认同,多渠道、全方位宣传“中华第一龙”的高站位和濮阳是中华龙文化祖根地的优势,打造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吸引海内外华人来濮阳寻觅文化之根,触摸血缘之脉。

(二)继续推动建成中华龙文化展示基地,积极建议并大力推动有关部门把龙文化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之中,设计市标、市徽,命名城市街道,在主要街道的路灯、公交站、广场等公共场所装饰、悬挂龙文化图案,尤其是要在各高速路口和在建的高铁站彰显龙文化标志和龙文化元素,切实把濮阳打造成为中华龙文化的展示基地。

(三)继续推动建成中华龙文化研究基地。市龙文化研究会、龙文化产业促进会正在依托濮阳高等院校,联合国家、省、市专门研究机构,推动组建中国龙文化研究院,集中力量推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并相机组织召开全国性龙文化研讨会,与龙文化产业招商相结合,双轮驱动,打造中国龙文化研究基地,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四)继续推动建成国家龙文化产业发展基地。1.编制濮阳龙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让龙文化产业高起点起步;2.在推动建设龙源文化产业园、龙文化碑林等龙文化景点的基础上,研发龙文化旅游纪念品,发展龙文化旅游产业;3.利用多种多样的龙形象,结合本地实际,研发包括文房四宝、麦秆画、草编、剪纸、瓷器、纺织品等富有创意的工艺美术纪念品,开发龙文化食品、饮品;4.以龙文化为主题,创作文学、影视、动漫、演艺作品,以及以《神龙部落》为主题的龙传人、龙山水、龙产业等系列传奇剧目;5.利用龙文化在民间的广泛认同基础,打造龙文化庙会,发展龙文化会展经济。

(五)持续推动“三篇文章”的布局与落实。“三篇文章”即《雄安新区与濮阳策应之战略机遇》《进军农业经略中原的几点思考》《中国酒都茅台镇考察后的几点设想》。这是从濮阳未来发展的一个侧面进行的战略思考、谋篇布局,涵盖了文化旅游、三农发展、乡村振兴、贸易往来、绿色生态等诸多方面,蕴含着不可蠡测的商机。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经济态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推动设立龙文化产业基金,激励、助推世界各地龙的传人奉献爱心,建功立业,为龙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平台与支撑。

2019-11-14 □ 吉耀波 史国强 1 1 濮阳日报 c50343.html 1 爱家乡 兴濮阳 龙文化为新时代濮阳高质量发展凝魂聚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