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濮阳县梁庄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紧盯“县摘帽”目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把干好扶贫工作作为最大的政绩,严格要求、提高标准、多点发力、多措并举,以“绣花”精神促精准,以“工匠”精神抓落实,全力推进扶贫工作。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该镇于今年3月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考核验收,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助推了“县摘帽”目标顺利实现。
瞄准钱袋做“加法”。梁庄镇党委、镇政府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推动贫困户就业,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想方设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扎扎实实稳定脱贫。一是严格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做好发放小额贴息贷款、签订四方协议、到户增收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项目带贫、公益岗覆盖等工作,并率先在全市乡镇办开创性地设立镇级公益岗,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经济收入。二是搭建致富信息服务平台,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为群众做好贴息贷款、政策扶持等创业服务工作。其中:荒庄村贫困户靠粉条加工技术办起了粉条加工厂,产品广受消费者喜爱,贫困户也实现了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马楼村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建设了占地面积20亩的蚯蚓养殖试验基地,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10余万元,并示范带动了其他村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三是建设扶贫就业车间,发挥带贫作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并号召镇域内各企业积极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累计带动40余户贫困户就业。同时,该镇大力谋划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逐步规划建设“一区三园”发展格局,即集镇商贸物流区、特色养殖园、传统养殖园、瓜果蔬菜园,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保障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加。
紧盯症结做“减法”。梁庄镇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施策、把准症结、对症开方,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不断减少贫困户数量。一是认真落实教育扶贫、医疗补贴、“雨露计划”、危房改造、“六改一增”、慢性病补贴等各类扶贫补贴政策,确保资金不落一分、政策不落一项,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保障贫困户有房可住、有病可医、有学可上。二是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做到脱贫不脱政策、不脱监管,对脱贫对象定期进行入户调查,准确掌握其生产生活情况,科学评估增收潜力和返贫风险,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户因病、因学、因残返贫。
激发动力做“乘法”。梁庄镇充分发挥外在帮扶和内生动力相结合的乘数效应,帮助群众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强化造血功能。一是坚持每周进行扶贫政策培训,不断提高镇、村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切实做好群众的政策宣讲员。二是组织群众参加小吃、电焊、家政、月嫂等技能培训班,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提高了群众的技术本领,增加了就业机会。三是挖掘、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领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拔除惰性做“除法”。扶贫更要扶志。梁庄镇坚持宣传教育不放松,多管齐下,努力消除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一是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全市第一个抓党建促脱贫主题广场,并配套建设了音乐喷泉、宣传电子屏等,宣传脱贫政策,讲好脱贫故事,寓教于乐,让广大群众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行。二是成功举办2019春节联欢暨脱贫表彰大会、抓党建庆“七一”暨脱贫表彰大会等各类表彰活动,广泛选树各类典型3600余人,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激励群众向先进学习,转变思想,谋取发展。三是镇、村文艺宣传队为群众义务演出20余场,各村“两委”人员、党员干部积极向群众宣传扶贫政策、脱贫典型事例,催生贫困群众的致富信心和脱贫决心。
(谷冠伟 王献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