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18时27分,华龙区濮东办郑济高铁濮阳至山东段项目征迁攻坚行动小组全体工作人员,深深舒了一口气。随着盛远驾校办公楼最后一根主体钢架被放倒,历时4天零18个小时,占地面积80余亩的郑济高铁濮阳至山东段项目开工奠基仪式现场用地征迁任务顺利完成。
全长405.7公里的郑济高铁,分为两段建设,其中郑州至濮阳段项目已于2016年10月开工。今年11月1日,随着河南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濮阳东(不含)至省界段施工图审核招标公告》,郑济高铁濮阳至山东段项目即将进入正式施工阶段。此次由濮东办所承接的清表征迁任务正是全长39.8公里的郑济高铁濮阳至山东段项目开工奠基仪式现场用地。
年末大考,征迁任务紧急而至
随着招标、投标程序收尾,郑济高铁濮阳至山东段项目即将进入施工阶段。12月5日,市委、市政府举旗定向,决定在华龙区黄城村南侧、濮台路北侧举行开工奠基仪式。仪式现场用地80余亩,涉及拆除盛远驾校1处。接到紧急任务后,华龙区委、区政府迅速组织高铁办、濮东办会同项目建设方,排查征迁矛盾点,梳理历史遗留问题,确立征迁行动方案,要求濮东办及早动手,争取在10天内完成开工奠基仪式现场用地征迁任务。
征迁,刻不容缓!盛远驾校内建有二层办公楼及硬化地面,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由于此次征迁对企业经营影响巨大,企业对征迁工作抵触情绪较大,是前期多方协调都未能撼动的硬骨头。12月6日傍晚,征迁工作进度一度停滞,困难重重。如何在短期内攻克这个难题?濮东人的回答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配强力量,老中青组团攻坚
为按时完成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濮东办上下一心、勇担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认真开展项目入户宣传、谈心、解困工作。12月6日,濮东办站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迅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由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本刚任指挥长、主任李艳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张聚刚任副组长的征迁攻坚行动小组。行动小组由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业务熟练的中层干部、充满激情的青年干部组成,老中青各年龄段干部搭配,共计30人,形成了主攻力量。盛远驾校考生资料归档、拆卸机械运作协调、上级政策讲解释疑等各项工作都由专人负责,做到拆迁任务到人、时间节点到人,确保拆迁快中求稳、稳中求细。
借势借力,各方力量帮拆到位
清表征迁工作能否按时、按量、按要求完成,取决于征迁队伍是否强大、工作准备是否到位。在此次征迁过程中,濮东办积极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努力做到和谐征迁。午夜时,行动小组全体成员顶着寒风在拆迁现场,对驾校具体情况进行再分析、问题进行再讨论、谈判方式进行再研究,转变思路,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同时,该办组织村“两委”干部加入到征迁谈判中,谈感情、讲道理、做工作,拉近与搬迁户的关系,用行动获取信任。12月7日凌晨1时,该办成功扭转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状况,搬迁户慢慢让进门了,让讲政策了,愿意交流了。
锲而不舍,“濮东精神”贯穿始终
面对困局,行动小组迎难而上,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行动小组成员死盯到底,一刻也不放松。12月7日8时,机械正式进场。行动小组实行“轮班倒”工作机制,10人一队,每队工作8小时,只要有机械,清表征迁工作务必保持连续。随着工作进展,行动小组坚持每6小时碰头机制,以驾校练车场地为办公点,各报进度,进行露天讨论、研判,随时制订下一步行动计划。正是在行动小组全体成员锲而不舍、死盯到底的精神鼓舞下,该办用5天时间,出动300余人次、机械70台次成功拆除盛远驾校,为郑济高铁濮阳至山东段项目的开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征迁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温度。我们在每次征迁任务中都能打漂亮仗,靠的就是在坚持政策底线的同时,能够站在搬迁户的角度思考,为他们争取到应该得到的利益,通过倾心的服务换取搬迁户的同意。”李本刚说完,又匆匆裹起军大衣到征迁现场指挥工作。
将心比心现初心,以情换情践使命。郑济高铁濮阳至山东段项目开工奠基仪式现场用地的征迁难题,仅用114个小时就顺利解决,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学活用的精彩实例。濮东办通过将主题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变群众所想所盼为党委、政府所谋所干,实现了区域发展与群众利益的统一,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与人民群众结成了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党群“命运共同体”,把原先矛盾激荡的征迁难题变成了维护群众利益的造福工程和解困工程,以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检验了主题教育成效,为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树立了催人奋进的榜样。
韩冰 王献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