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河南村医口述:硬核防疫让人笑中带泪

编者按 澎湃新闻记者深入我市范县农村采访,采写出《河南村医口述:硬核防疫让人笑中带泪》一文。文章写得真、实、活、新,以一名村医的口述,生动再现了我市基层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硬核措施。现予以转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抗疫也从城市席卷至农村。

1月27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农村防疫时称,春节前大批人员从城市返乡,春节之间也有走亲访友的,加上之前的农村人群没有抗击非典的经验,因为非典主要在城市之间,防范意识比较低,所以成为眼下防疫战的薄弱环节……现在的确还有一些地方行动不迅速,还有一些地方行动不是太果断。

河南农村地区的行动力却在此次抗疫过程中颇受好评,其中举措就包括动用广播站、巡逻等方式排查相关武汉归豫人员;采取封路、干部把守村口来限制人员流动;甚至还有村干部把防疫要点改编成快板、豫剧等进行宣传。

今年51岁的刘星(化名)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下属村庄的村医,他所在的行政村有三个自然村,2000多村民,只有他一个医生,一做就是34年。1月22日开始,他开始密切关注疫情,每日奔走在农村防疫一线,春节期间也并未落闲,以下是他的口述。

1

年前的时候还和往常一样,我六点起来到诊所打扫卫生,然后给村里不能走动的老人打电话,问问病情有没有啥变化。没啥情况的话就把输液的药配好,骑个自行车,车篓里放个包,包里装着药,去给人扎针。

年前大雾天多,骑车的时候可冷,我就戴着手套、穿上棉袄,花一个小时一家一家扎过来,看着天一点点亮起来。回到诊所后就开始给别人看病,年前来看病的大多是感冒,一天能看一百多个病号,特别忙特别忙。诊所也不大,走廊上都是人,站着的、蹲着的都有。

我从早上出诊,一直到下午三点才吃上午饭,有时间了泡个泡面,晚上十点再吃一顿。这么多年一直这样,习惯了。

冬天流感病多,我还记得一开始开诊所就是在冬天,第一次给人看病晚上都睡不着,一直担心给病人用上药了没有效果,就连看个感冒发烧的小病都会紧张。但这次,感冒发烧可不是小病了。

1月22日,我在手机上看到了武汉肺炎这个事情,说有41例感染,病因不明。大伙说说笑笑,其实他们根本认识不到问题严重性。那会我这也没人来检查,消毒液、口罩啥的都没多少存货了。

好嘛,等到大年初一,市政府召开电视会议。所有卫生院、诊所的人,各村的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同时在乡政府开。我们乡有五十几个大队,一个大队来3个人。从早上九点五十开到下午两点,介绍新型肺炎的情况,也培训了一下村医应该怎么做。

开会之前上级还临时发了口罩,一人一个,戴上之后才开始开会。开会的时候我感觉这个疫情非常严重。我也和其他乡的村医说了,都有怨言,说我们没有防护措施,还要冲到一线。

当时村医们就说要跟有关部门要求,标准化的口罩要有,有关部门的人说:没有,口罩买不到,个人想办法吧。(下转第二版)


澎湃新闻记者 沈文迪 实习生 马婕盈

2020-02-04 1 1 濮阳日报 c55250.html 1 河南村医口述:硬核防疫让人笑中带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