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按照国家级开发区“三创新、两提升、一打造”的要求,坚持“一产提质增效、二产转型升级、三产扩体增量、发展繁荣西部”工作思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居全市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居全市第2位;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位居全市前列。在2019年河南省29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开发区由2017年的第19名、2018年的第13名,大幅跃升至全省第3名;荣获全市2019年度县(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比一等奖。
2020年,开发区经受住了疫情严峻考验,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展现了良好的韧性和强劲的增长潜能。1至2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居全市第1名。
开放招商取得新成效
开发区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一号工程”,围绕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接续产业培育发展,开展灵活多样的招商活动,荣获2019年度全市开放招商工作第3名。
2019年共签约项目34个,合同金额29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2.3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星东方奇境影视小镇项目正在测量土地,总投资20亿元的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顺利签约。围绕中原石化聚烯烃和沃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深加工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与金发科技、鑫达集团等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1至3月份,共签约项目7个,签约合同金额22.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35%,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年度目标的50%。1至2月份,实际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4.8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发展理念,不断完善领导分包、周调度月督查、项目经理人、首席服务员等制度,加快手续联审联批,重点项目建设态势良好,荣获2019年度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第3名。2月24日,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濮阳市主会场在开发区举行,32个省、市重点项目概算投资28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5.7亿元。
第一季度,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必备的256项审批手续已办结208项,办结率81.3%,居全市前列;实际完成投资26.9亿元,占计划的28.1%;22个项目开复工建设,实现了应开尽开应复尽复。科瑞斯一期、万泉化工等项目已建成试生产。
紧紧抓住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重大机遇,积极谋划专项债券、新增中央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性金融支持等项目111个,总投资270亿元,其中专项债券和中央财政投资93.6亿元。
企业复工复产应复尽复
率先出台了《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十条措施》《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稳外贸增外资促外经若干措施》,迅速落实《濮阳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二十条政策措施》,努力对冲疫情对企业内外贸带来的不利影响。用财政资金为33家重点工业企业投保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协同复工、产业链复工有序进行。全区累计复产“四上企业”190家,新增“四上企业”入库33家,实现了企业复工应复尽复、全面达产。
城区建设提质工程加速推进
深入实施“四区一带”发展构想,城市承载能力大幅提升,荣获2019年度全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第3名。
去年投资3.8亿元,推进全长7公里的“四路三桥”建设,幸福路马辛庄段、金堤路、建设西路以及马辛庄桥已建成通车。完成年度棚改投资12.2亿元,占计划的153%。胡村南街拆迁已经完成,天和苑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后漳消搬迁等项目即将入住,龙之光二期、和谐花园等新建城市小区拔地而起,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建设管理综合提升工作扎实推进。
濮范高速开州路互通立交项目全市人民都十分关注。为确保该项目年底建成通车,开发区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群众工作累积矛盾多等不利因素,成立由各方组成的项目前线临时党支部,不讲条件、不讲价钱,边清点、边评估、边赔付、边清障,仅用15天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拆迁清表任务。目前,项目建设正在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已上土1.1万立方米,路基填筑、分层碾压渐次展开,桥涵桩基开始打桩,有力保障了市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
造林绿化持续提升
2020年,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以建设森林开发区为抓手,以国储林基地建设为龙头,以城区绿化提升为重点,以生态文明百村绿为支撑,强化投入保障,掀起造林绿化热潮。主要是建设国储林3500亩,实施政和路、濮上路、幸福路等城区道路绿化提升,启动皇甫公园改造,着力建设森林乡村。今年全区将完成造林5000余亩,新增城市绿地6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
投资3300万元,在近两公里的开州路马王线至清丰县界段两侧,打造了7.5万平方米设计层次高、微地形别致、景观搭配合理的园林级绿化景观带。
与此同时,开发区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濮水河国控站点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均实现“两降一增”,在2019 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及2019—2020年秋冬防暨百日攻坚行动考核排名中,开发区均居全市第1名。在最近开展的全市化工产业园风险评估中,开发区得分最高。
本报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薛亮/文
本报记者 黄立 通讯员 刘涛 边艺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