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赵杰华 通讯员 梁红尧 康健宇) 为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先一公里”难题,营造良好的首贷环境,今年年初以来,人行濮阳市中心支行将未获得融资的企业作为“百千万”行动增量、扩面、降价、提质的重点,从完善机制着手,引导辖区金融机构下沉服务,积极提供“第一次开户,第一次授信,第一次贷款”的“三新”金融服务。截至3月末,我市“百千万”名录库企业首贷率提升至70.69%,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4.48%,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2019年年底下降1.29个百分点,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
据了解,我市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以来,全市金融主管部门及金融机构迅速行动,持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切实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质效,有力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在此基础上,今年一季度,人行濮阳市中心支行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百千万”名录库企业“三新活动”的通知》,组织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大走访活动,针对有信贷需求但尚未获得融资的企业,下沉服务,主动对接,提高首贷比例。建立金融服务专员制度,指导主办银行为每家名录库企业配备1名金融服务专员,每季度到尚未获得信贷支持的企业不少于2次,实地了解企业融资需求,主动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清丰农商银行为更好地服务辖区家具产业,下沉营业网点到家具产业园,为产业园内的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中原银行濮阳分行创新思路,通过信贷、贴现、保理等方式,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实行动态调整机制,进行现场督促指导。为及时将没有获得过信贷支持的民营和小微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将不再符合支持条件的企业移出名录库,人行濮阳市中心支行建立“百千万”名录库动态调整机制,组织各金融机构按月对名录库企业进行调整,确保名录库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人行濮阳市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多次深入各主办银行,了解“三新活动”进展情况,督促指导主办银行将未获贷企业作为拓展信贷客户群的重点领域,努力打破金融机构围绕少数企业进行低水平竞争的传统格局,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首贷环境。“百千万”开展以来,全市多家主办银行主动申请调整“百千万”名录库,增加主办企业数量。截至3月末,我市“百千万”名录库企业数量已从最初的683家增至1092家,其中首贷企业数量从193家增至772家。
加强监测机制,掌握“三新活动”进展情况。为全面掌握辖内“三新活动”进展情况,人行濮阳市中心支行对“百千万”名录库内第一次开户企业数量、第一次获得授信企业数量及金额、第一次获得贷款企业数量及金额、信用贷款金额、续贷金额等指标按月进行监测,结合人行郑州中心支行“861”暖春行动,按季度对“百千万”名录库企业主办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情况、企业走访服务情况、金融支持情况进行监测,全面掌握辖区“百千万”名录库企业的金融支持情况,尤其是首贷情况。同时,人行濮阳市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市银保监局把“三新活动”开展的相关指标纳入“百千万”主办银行考核定量指标,每半年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对金融机构年度评奖的重要依据。
“百千万”企业获贷率、首贷率持续提高,融资成本明显下降。“百千万”行动开展以来,已有996家企业累计获得贷款67.18亿元,获贷率91.2%。其中,772家企业首次获得贷款,获得金额22.51亿元,首贷率70.69%。较2019年6月首次统计时,获贷率和首贷率分别提高了30.14个百分点和42.44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0.62亿元,较年初新增27.02亿元,同比增长24.48%,比全部贷款增速高4.41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计发放企业贷款45.14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发放5.68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发放36.24亿元,较2019年同期多发放8.13亿元,在疫情冲击下贷款投放实现了逆势增长。
在“三新活动”的推动下,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特点,纷纷推出纯信用、低利率、手续简便的线上金融产品,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截至3月末,全市名录库企业有588家获得了信用贷款,信用贷款金额10.52亿元;14家获得了无还本续贷支持,无还本续贷金额97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