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两会特别报道·工业园区篇

战“疫”制胜的工业园区答卷

——写在濮阳工业园区第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之际

这是一次大战,也是一场大考。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经济发展迫在眉睫。在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中央有要求、企业有呼声、群众有需要。

“大战正至酣处,大考正处紧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个都是前线,两边都要赢。我们要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决心,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优化服务,全力做好指导员、服务员、后勤员,确保企业快速有序复工复产,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面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重大任务,濮阳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普军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画出路线图。

一时间,工业园区广大干部职工勇赴一线、协同作战,集结起最广泛的力量,为企业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同时,一项项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的务实措施,为企业送去“及时雨”“雪中炭”,全面激活了最强大的发展动能。

风雨同舟,一路前行,终于收获了令人欣慰的阶段性成果:第一季度,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331万元,同比增长3.2%,增幅居全市第2位;税收累计完成3974万元,税收占比为91.75%,税收占比居全市第1位,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实干实政、战“疫”制胜的优异答卷。

“硬核”举措作保障 吹响复工冲锋号

2月17日,工业园区首批企业顺利复工,揭开了这场复工复产“战役”的序幕。

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扫码登记、洗手消毒、排队进入生产车间——对于新的入厂流程,河南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员工已熟稔于心、落实于行。

“从防疫物资筹备到防疫方案制订,从员工安全返岗到分时错峰食宿,园区啥都替我们想到了、做好了。我们之所以能这么快复工复产,靠的正是园区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东方雨虹负责人靳曦表示,随着产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已完全恢复正常,并迎来了2020年的第一个生产和销售旺季。

疫情发生后,在督促和帮助企业强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工业园区紧抓人员及物流两大核心要素,按照回来前有准备、回途中有秩序、回来后有制度“三有”和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控流动“两防一控”要求,从制订开工方案、启动复工复产,到复工复产后保障等各个重点环节,出台严密细致措施,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企业正常运营和新项目开工建设“两不误”。

为确保企业分时、分类、有序、高效复工复产,工业园区成立了工业企业复工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疫情防控组、复工指导组等7个小组,开展“一企一策”差异化精准服务,加速推动全区企业复工复产。

工业园区优化工作方法,制订企业复工标准化流程,在企业复工初期便出台了“一纸一卡”(企业复工明白纸、企业复工明白卡),内容关系到企业指挥部、防控预案、定期消杀记录、人员管控登记、防控物资储备等方面,督促企业做到“一组织、二方案、三建档、四杜绝、五严控、六必须”,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的平稳复工。

“企业的处境太难了,只有早一天复工,才能早一天获得生机。”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晶说,为提高复工复产效率,园区大力简化企业复工复产审批流程,实行复工复产承诺备案制、联审联批制等制度,协助企业完善前期复工复产手续,确保一天内审批完成。

精准施策破堵点 “园区制造”火力开

“殷总,这两天我快急疯了,您那边确定能发货吗?”“放心吧,园区在高速口特意设立了物流服务台,不管发货还是进料,都能一路‘绿灯’。”这是2个多月前,天能集团(濮阳)循环经济产业园负责人殷波良与客户的一次通话场景。不经意间,殷波良道出了让客户“放心”的底气。

“特殊时期,更要做好企业服务,当好企业复工复产‘贴心人’。”这是工业园区全体干部职工的理念。为力争实现园区企业长周期、满负荷、高效率运转,濮阳工业园区实行了企业责任分包制,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超前服务,主动服务,抽调机关干部作为首席服务员对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在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员工居住、通勤、生产经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为职工在交通、住宿、用餐等方面提供便利,全面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为给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坚实保障,濮阳工业园区成立企业复工服务专班,统筹解决企业急需的防疫物资、流动资金、原材料、用工、交通等实际问题,动员全市务工群众积极返岗,帮助企业办理辖区内村民上岗相关手续,帮助村民就近就业;设立交通物流服务台,在积极帮助企业办理通行证的同时,主动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在高速出入口设立工业园区物流服务台,安排专人专班24小时不间断值守,保障企业运输车辆“上得去,下得来”,畅通无阻;为企业返濮人员提供“保姆式”服务,对返濮后进出社区不便的企业员工安排专人引领,对返厂后暂无住处的安排临时停歇点,对暂时不具备生活条件的安排在园区机关食堂就餐。

工业园区还建立了企业运输车辆日调度制度,让企业当日下午上报第二天车辆运输计划,安排专人统计、汇总、联络、安排,有效保障了企业运输车辆的正常通行。其间,值班人员还曾冒着雨雪接回了数百辆发往该园区的货车。

交通物流服务台设立以来,工业园区接下、送上高速路口过往车辆1700余车次、司乘人员1800余人次,无一人一车延时误点,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疫情防控方面,园区确实想到了前面,很多做法又实又细。在这些措施的保障下,我们将尽快扩大产能、全负荷生产,力争今年产值突破80亿元,为濮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殷波良说。

政策犹如“及时雨” 服务送上“大礼包”

园区设立了3000万元过桥资金,专项用于解决企业疫情发生以来遇到的实际困难。目前,园区正在与濮阳市投资集团、濮阳市农商行接洽企业担保基金事宜,已具备签署协议条件,初步设计担保金额2亿元,用于支持园区企业发展,以实际行动解决企业资金困难。

为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工业园区坚持贯彻落实濮阳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二十条”政策措施,出台适用于园区中小微企业的具体可实施举措,支持园区内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助力企业做好补短板“982”工程等政策性资金申请,切实保证企业应该享受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能享受的资金申报到位。对工业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牵线搭桥,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为进一步增强园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濮阳工业园区加快建立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原料互供、资源共享。目前,已促成君恒与诚信、东方雨虹的原料互供;实现了特睿邦、鑫澳钢构与海尔希、立新、景森等在建项目的存储罐、压力罐和钢构的供应合作;推进了龙德洋、海尔希等项目向下游产业延伸。力争今年年内初步实现园区垂直供应链供应,横向配套产业服务在园区内得到基本满足。

工业园区还将不断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完善企业区域产业链条,切实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4月下旬,君恒生物40万吨/年重蜡加氢生产高档白油项目正式投产运营,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2亿余元、利税3亿元。同时,力争6月海尔希建成投产,10月展辰建成投产,12月立新和景森建成投产,预计可新增产值20亿元。

对于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坚持领导分包、首席服务员、周调度等项目推进机制,通过工业企业、服务业等5个工作推进专班,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对于海尔希、展辰等在建重点项目,督促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对于恩赢、立新、君恒新材料等新开工项目,全力帮助项目单位办理前期手续,抢抓项目建设有利时机,加快建设进度,助推园区经济平稳有序高质量发展。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双战双胜利。园区将继续强化跟踪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具体问题,助推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把因疫情耽误的‘春光’抢回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刘普军的话掷地有声。

2020-05-11 本报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吴峰 文/图 ——写在濮阳工业园区第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之际 1 1 濮阳日报 c59578.html 1 战“疫”制胜的工业园区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