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环保专刊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以环保高质量促经济发展高质量

夜查餐饮企业油烟排放情况。

检查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情况。

检查医疗废水处置情况。

华龙区“河小青”巡河护河青年志愿服务队沿河打捞垃圾。

污染防治持续发力

2019年以来,华龙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组织领导,创新监管模式,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坚决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发力。

华龙区获得全市2019年度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第二名;生态环境局华龙分局被评为2019年度河南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先进单位。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同比改善情况。2019年,PM2.5平均浓度64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PM10平均浓度10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188天,同比减少4天。

顺利完成秋冬防考核目标。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PM2.5平均浓度为83微克每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为24天,两项指标均完成市定目标。

地表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19年,4个市控考核段面马庄桥断面、濮水河入以马颊河、老马颊河绿城路桥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潴泷河东北庄桥达到Ⅴ类水质标准。

截至目前态势良好

今年1月1日至6月7日,华龙区PM10平均浓度1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7%;PM2.5平均浓度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9%;优良天数94天,同比增加8天。

强化机制建设 创新监管模式

2020年是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的终考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华龙区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出台了《濮阳市华龙区2020年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等系列方案,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目标,实行月调度、月排名制度,层层抓落实。加强日常督导检查巡查力度,对中央、省、市督导反馈问题及时处理。截至6月7日,处理上级交办100余份,查处问题250余个,取缔“散乱污”企业4家。

创新监管模式,着力构建“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的新型全方位监管模式。一是建立华龙区污染源视频监控平台,通过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平台、用电量监测平台等科技手段,每天2次对140余家企业的生产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查看,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二是聘用81名网格员,进行网格化监管。今年以来,共发现各类问题2826个,全部妥善处置。三是抓牢排污单位一体化专项执法这根主线,将日常执法监管、六个专项治理、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排污许可执法检查等重点工作串联监管。截至目前,共走访排污单位236家,发放资料236份。四是实行“互联网+河长制”,第一时间整理完成基础数据并上传,加快推进APP巡河软件运行,大大提高了河道监管工作效率。五是加强餐饮油烟监管工作。为餐饮企业安装油烟排放在线监测设备,与数字化平台对接,实现油烟排放实时监控。

多管齐下寻根治本 确保打好攻坚战

严抓“六控”,从根源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严控燃煤污染。提高“双替代”补贴额度力保禁煤成果,为272户特困群众每户补贴500度新增电量,为327户一般困难群众每户补贴200元电费。为未通天然气的1500户“气代煤”用户每户发放500元补贴。加强燃煤散烧治理督导检查工作,出动750余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2900余户,杜绝使用散煤现象。

严控工业污染。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指导企业科学制订“一厂一策”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截至目前,纳入省、市治理台账的54家共计62个项目,除4家企业因长期停产或正在建设不具备治理能力外,全部完成治理任务。

严控工地扬尘污染。严格落实市城区民生工程和抢险救灾施工作业市长“一支笔”审批制度,对批准施工但未落实“六个百分之百”防尘措施的,责令停工,纳入“黑名单”。加大检查督导和处罚力度,共检查工地288余个次,督促整改问题54个,交办问题51个,立案查处8起。

严控道路扬尘污染。科学增加吸扫湿扫频次,实行机械化吸扫湿扫全覆盖,适时开展道路、人行道冲洗及雾炮、洒水作业。全面开展周五城市清洁行动,全面清理各类卫生死角、盲点。

严控机动车污染。加大对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单位检查力度,共检测235辆,对 231辆合格车辆安装环保号牌、北斗定位系统,责令4辆不合格车限期改正。强化对使用柴油货车的企事业单位抽检,共抽检122辆,责令5辆尾气排放不合格车限期改正。路查重型柴油车2186辆,对51辆不合格车进行处罚,并上传到河南省信息管理平台“黑名单”。

严控VOCS排放污染。对辖区餐饮门店建立台账,监管实行日报告制度,对违法行为实施严管重罚。对城区重点区域餐饮店实行有序退出。加大对辖区加油站成品油与车用尿素的治理力度,加强成品油经营企业监管力度。今年以来,共抽检车用乙醇汽油11批次、车用尿素10批次,全部合格。

标本兼治,因地适宜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摸底和规范整治专项行动,在所有入河排放口设置口长21名,竖立标志牌,统一标注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强化专人专管。做好小微水体全覆盖,华龙区17条小微水体,数据全部录入市河长制信息平台,实施动态化监管。在辖区主要河道设置13个常规监测断面、12个考核断面,实行周排名、月通报制度,严格监控辖区内各个水体水质情况。

合理调度生态水,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老马颊河进行调水、换水,保证老马颊河水活、水清,有效改善市城区老马颊河水质。对辖区内24个农业村庄所有坑塘进行排查、监测,共确定14个黑臭水体,制订了治理方案,为彻底消除华龙区黑臭水体打下基础。

加快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置农村污水,改善潴泷河、韩庄沟两岸村庄污水直排河道的情况。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争取中央环保资金6.7万元,对孟轲乡孟轲集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工建设岳村镇东寨、西寨、石佛店、瓦屋等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全面排查,分类实施抓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对全区所有在产企业,以及停产、搬迁企业用地信息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企业用地进行了分类,确定没有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建设用地状况良好。对全区22家加油站84个地下储罐进行了改造,全部改为双层罐或加装防渗层,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企业按月申报,实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制度。截至目前,该区110家产废企业,无违法行为发生。

主动靠前服务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简化程序,提高效能。疫情期间,对属于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机构、卫生材料、物资生产、医药用品制造、研究试验等相关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环评审批程序,并为3家企业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服务。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已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项目4个。与此同时,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行网上受理环评审批、快递邮寄批文等便民措施,对复工复产的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主动做好环评审批服务。目前,已网上受理审批12家。

主动上门,搞好服务。开展以“倾听民意、服务基层,解决难题、推动发展”为主题的企业服务日活动,主动上门倾听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召开座谈会8次,参加企业56家次,受理问题30个,回复解决问题30个,助力复工复产企业116余家。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制造业加速转型。实施省、市重点工业项目16个,完成投资11.42亿元,市天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个项目投产。二是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8个,完成投资17.36亿元。省级石油装备质检中心批准挂牌。盘活低效闲置厂房,亿阳管业落户华龙区产业集聚区,天能制冷居同行业前列,汉阳电子创汇1130万美元。东方龙机械、锐驰高科获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证书,锐驰高科被评为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中原特车纯电动修井机成为全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励产品,天地人环保入选省优质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库。

本报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佘露露

2020-06-11 1 1 濮阳日报 c62095.html 1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以环保高质量促经济发展高质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