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咀嚼,又被称为“偏侧咀嚼”,其主要成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换牙期一侧乳牙脱落,被迫使用对侧牙齿进食。2.早年时龋齿,因重视不够,出现牙痛、牙龈肿痛、下颌疼痛甚至单侧关节弹响等,就换用较舒适的一侧。3.偏侧咀嚼倾向性,与惯用手类似,在咀嚼时有自己偏好使用的一侧。4.多项研究发现,偏侧咀嚼可能会让大脑更亢奋。因此,有些患者会由于神经肌肉活动异常或学业、生活压力等原因,习惯用某一侧咀嚼来舒缓情绪。
除了影响颜值外,偏侧咀嚼还可能影响牙齿、颞下颌关节的健康。但由于这种影响往往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因此临床一般接诊到的相关案例多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而到20岁左右才来就诊的患者,这就意味着患者此时牙齿、面部已受到严重影响。
临床上,将经常咀嚼一侧称为“健用侧”,不常用的一侧称为“废用侧”,偏侧咀嚼对这两侧都有损伤。
1.健用侧牙齿的牙釉质会在长期磨损后逐渐被破坏,甚至被磨穿。这就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致使牙齿产生强烈酸痛感,即牙齿过敏。而废用侧由于没有食物的挤压、冲刷,往往缺乏自洁作用,就容易形成牙结石,长期发展下去,便会诱发龋齿、牙龈萎缩和牙周病,造成牙齿松动脱落。另外,为了更好地咀嚼食物,健用侧的咀嚼压力较大,会导致该侧牙周膜结构致密、宽度增加,质地也就较为坚硬。与之相比,废用侧较为松软,进一步加剧了废用侧牙周炎。
2.由于咬合力不同,健用侧的肌肉收缩力强于废用侧,所以两者咀嚼肌强度、关节韧带松紧度均不一致,颌肌肉和关节的平衡受到破坏,进而造成下巴、咬合偏斜。一般来说,健用侧咀嚼肌纤维密度较强,看起来较为饱满,对侧则易出现肌肉萎缩。
3.偏侧咀嚼时,废用侧颞下颌关节承受的压力大于咀嚼侧,两侧颞下颌关节负荷不对称,就会导致两侧关节盘形态不一致,进而演变成病理性改变,如颞下颌关节紊乱。
偏侧咀嚼往往分为初期(1~2个月)、中期(3~6个月)和后期(1年以上)三个阶段。初期咀嚼记忆尚未形成,调整起来最方便,若患者该阶段有龋齿等口腔问题,可通过积极治疗来解决诱因,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解除诱因后可自然恢复双侧咀嚼。
中期时,咀嚼记忆已经基本改变,治疗上除积极解决诱因外,还需要患者有意识地用双侧交替咀嚼来代替偏侧咀嚼,每日三餐后,需要有意识地用废用侧嚼口香糖,进行锻炼。
后期时,咀嚼记忆完全形成,肌肉、骨骼已发育完全。若损伤严重,患者的牙齿需要正畸治疗,颌骨需要做正颌手术,肌肉也可能需要通过切除或肉毒素注射等方式治疗。专家表示,偏侧咀嚼主要是由于换牙、口腔疾病所导致的,因此每年定期看牙医、加强口腔卫生保健很关键。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