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工业园区新闻

工业园区昌湖办

依托资源禀赋 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本报讯 (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9月22日,记者自工业园区获悉,作为该区唯一一个街道办,面对辖区大量土地被征用、农业逐步萎缩的局面,昌湖办充分依托园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为辖区农村产业振兴“开方子”“铺路子”,着力解决“钱、地、人”方面的矛盾和困难,走出了一条城郊农村产业振兴之路。

目前,23个村共成立股份合作式、村集体经营式等建筑类企业11家、物流类企业4家、商砼类企业2家、塑料制品类企业14家、人力资源管理类企业3家,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村多业”的局面,既助推园区发展,服务园区企业,各村又获得了良好经济收益。2019年,上述企业经营收入达30多亿元,8900多名村民既参股分红,又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集体经济逐步壮大。

清除拦路虎,破解产业振兴的融资难题。资金筹集难是产业振兴的最大障碍。一方面,群众参股投资信心不足,手里有大量征地补偿款躺在账户上;另一方面,村经济组织融资困难。对此,工业园区管委会制订出台《鼓励本地村经济组织参与市政项目和引进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区市场监管分局、税务分局、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村经济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村企业在参与工业园区内部市场竞争中享有“三同一优”政策。同时,根据产业相近原则,搭建园区内大企业与村企业合作平台,为村经济组织闯入全国市场出谋划策,有效增强了村民参股投资信心。同时,工业园区和昌湖办积极与银行加强沟通协调,帮助村企业贷款1600万元,仅今年实行的“先锋贷”就有600万元。今年以来,在工业园区天能、东方雨虹、展辰等上市企业的帮助下,7家村建筑公司、2家物流公司参与了外部市场,合同金额达到了3200万元。

搬开绊脚石,为产业振兴留足空间。立足工业园区整体规划,为村经济组织开辟专用土地,在用地指标上予以倾斜。近年来,园区为村民合股建设的鑫澳重钢、鑫澳商砼等企业供地400余亩,同时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建成了占地400亩的濮集物流公司,建立了“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目前该公司利用直达天津港的专列,年货物吞吐量达到了108万吨。今年,为辖区14家塑编企业专门建立了“塑编园区”,规划占地200亩,目前正在编制、报批用地手续,年内“退村入园”,实现规模化经营。

引入千里马,带动产业振兴行稳致远。实施大学生回归、在外能人回归、机关干部回归、大企业家回归的“四回”工程,吸引新农村人、树立新乡贤、培训新农民,形成“头雁领路、群雁齐飞”的格局。同时,昌湖办及时出台相关意见,指导各村通过授予“荣誉村民”“荣誉股民”,创设“特殊股”“募集股”引入人才,活用人才。对各村引进的人才,昌湖办在子女入学、安家落户方面给予特殊照顾。目前,各村经济组织引入职业经理3人、在外回归人才24名。

2020-09-25 工业园区昌湖办 1 1 濮阳日报 c68404.html 1 依托资源禀赋 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