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马豪杰 何忠田) “本以为要打官司才能解决宅基纠纷,想不到在县综治中心经过调解就解决了。”近日,当事人段女士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段女士与邻居的宅基纠纷存在已久,多次协商未果。南乐县综治中心接到案件后,转交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员经过多次实地查看和现场调解,促使双方握手言和。
今年以来,该县以打造县域矛盾化解“终点站”为目标,以县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为切入点,以“全要素整合、全科化网格、全方位治理”为抓手,让百姓遇到问题有地方“找说法”,探索出一条具有南乐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多部门整合,一中心全链条解决矛盾纠纷。“玉米种子没问题,是咱玉米种的不科学,人家都是按章办事,处理结果我很满意。”近日,拿到经济补偿的千口镇北郭村村民王忠善心服口服。今年,王忠善种植的玉米大面积减产,他认为是玉米种子的问题,多次与经销商协商未果后,县综治中心仅用7天时间就调查清楚了问题。该县整合政法、信访、司法等部门矛盾化解资源,将各单位“单兵作战”转到“集体发力”,建立“政法统筹、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做到“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全链条解决”。
走进县综治中心服务接待大厅,群众只需在引导服务台进行登记,就能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到各个办事窗口或矛盾调解中心办理相关事宜。该县建立健全访警诉调机制,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实现全程调解无遗漏。11月份,该县矛盾纠纷化解率同比提升24.58%,信访量环比下降36%;全县各级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21起,化解391起,调成率92.87%,诉讼案件减少16.2%,刑事、治安案件分别减少19.2%和23.5%。
全科化网格,一张网打尽矛盾纠纷。“以前我们有事都找社区或民警,现在都是直接找网格员和楼栋长,很多事情不出网格就能解决。”君泽新村一名村民说。君泽新村推举了楼栋长,小到车辆违停、乱摆乱放,大到邻里纠纷、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都被一网打尽。近日,一辆送石料的工程车轧坏了苏苑村村道,村民意见很大,准备拦车讨说法。网格员苏云增得到消息后,立即通过综治网络平台把问题反馈到乡里。乡、村干部与派出所民警迅速赶来,经过沟通协调,一场冲突和社会隐患就地化解了。
该县围绕“加强基层建设、优化基层服务、完善基层治理”这条主线,将政法、组织、环保等多个部门的网格资源整合为一个网格体系,全县设立328个单元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员1975名,每个网格明确政法信访专职网格员,制订16个部门的职责清单,实现了各类社会治理事项全覆盖。
全方位治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村民小事村里办,有理无理大家判,有事就找评理团。”谷金楼镇六屯村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顺口溜里提及的评理团,是六屯村运用“三治融合”工作法创新推出的村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在六屯村,村民遇到烦心事就喜欢找评理团说,在评理团的调解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现了矛盾不出家门、纠纷不出村。“多亏家门口的摄像头,有了这个云端卫士,俺村里平安着咧!”梁村乡申庄村村民刘喜梅介绍道。该县创新实施平安乡村工程,在每个村大街小巷安装高清摄像头,运用5G、云存储、云平台、无线连接等技术,让群众不管身处何地,都能通过手机查看家门口情况,让人人成为监控员。
2019年以来,该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为载体,在全县建成60个试点村,以党建为统领,以自治激发民主活力,以法治推进现代治理,以德治涤荡文明新风,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参与、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南乐处方’,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发生,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病。通过运用‘三治法宝’,实现民事民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促进乡村振兴。”该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玉林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