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指出,法治是规范,是保障,具有基础性地位。我市“十四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样迫切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一、以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为支撑,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召开,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我们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自觉做到“十个坚持”。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更好发挥职能作用,坚守法治、厉行法治;坚持不懈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要紧抓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个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机制,通过细化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职责、督察工作机制、督察结果运用等具体规定,着力发挥督察结果督促、倒逼、问责、激励等功能作用。要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加大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力度,不断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行政机关内部、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把行政复议打造成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亮丽名片。
二、以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为抓手,确保社会更安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态势良好,但也面临着复杂的局面。我们要从贯彻新发展理念、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高度,认真把握相关法律规定,加大惩治洗钱犯罪力度,依法准确认定民间借贷行为效力,加大立案甄别、审查和整治力度,推动健全执法、司法、法律服务衔接配套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切实维护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认识上要观大势、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在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努力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三、以主动创新基层治理为依托,助推市域治理现代化
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是多元参与、开放共治的社会治理。疫情防控期间,清丰县通过访诉调对接机制化解608名业主、905间商铺的减免租金系列纠纷,这件群体纠纷的解决,不仅促进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会稳定,还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范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基层网格员建设力度,将平安建设和矛盾化解在基层,积极探索“社区+物业”工作新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力量真正落到每个楼(门)栋、每个家庭,激活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细胞。要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继续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统筹好派出所、社区警务站等基层资源力量,做实基层治理实战化平台。要加快推进智慧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优势,打造“指尖生活圈”,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的“订单式”服务。
四、以加强城区综合治理为手段,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区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开展专项治理等方式,城区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美化亮化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我们还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规范管理、有序运行,推进农民脱贫后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要结合黄河流域保护问题,动员各部门继续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发挥好生态优势,优化调整土地空间布局,扩大黄河灌溉面积,推进黄河文化系统保护,不断改善黄河滩区面貌;要继续加强交通秩序的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居民对交通、停车位等公共设施的需求;要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群众的道德意识,形成全社会共管城市的良好氛围。
五、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方向,促进濮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专项整治活动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十分有效,省、市人民法院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6+1”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我们要继续加强营商环境建设,不断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找准企业发展的痛点,疏通企业经营的堵点,打消企业投资的顾虑,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衡量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并非简单地增加政府和企业的互动频次,而是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既有顺畅的政企沟通机制,能在关键时刻解决企业的问题;又给企业自由创新和发展的市场空间,让企业家安心、放心搞经营。要完善企业的退出机制,有效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六稳”“六保”工作。
六、以民法典实施为契机,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法律层面的具体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政治要求在法律上的呈现。民法典在维护人民权益、加强产权保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作为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的重要评判标准,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为,严格依法提高行政水平,按照民法典划定的权责清单,明确政府行为界限,确保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就需要健全和落实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让人民群众全程监督政府行为,及时汇总分析民意,总结“七五”普法经验,谋划“八五”普法工作,有序推进民法典普法守法执法司法工作,助推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