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法治周刊

南乐县人民法院全力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姚沛涛) 12月16日,南乐县召开创建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县工作推进会。会上,县人民法院的社会治理工作受到表扬,该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沙国省作典型发言。

今年以来,南乐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主线,立足诉源治理实质化、诉讼服务中心实质化运行,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纠纷化解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探索司法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之路,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多元纠纷化解格局的效能升级,打造了服务“县域善治”新模式,让社会治理更加精准普惠。

以刑事审判为基础,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该院严厉打击涉众型犯罪活动,高效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案件5件,涉案金额8347.81万元,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集中宣判3件“两卡”犯罪案件,持续开展防范电信诈骗专项宣传活动,推动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向纵深开展。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邀请10所中学100名师生旁听涉未成年人案件庭审,有力推动了社会治安状况好转。

以诉源治理为前提,完善矛盾化解体系建设。该院深入开展“百村万户”警民平安共建走访工作,48名包村干警深入分包村庄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村情民风、社会治安、邻里矛盾纠纷、重点人口管控等情况,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信访化解工作,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凌燕带头接访、约访、下访20余次,完成5件信访案件的自查工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先后组织法官到张果屯镇、千口镇等地开展土地纠纷问题专项调研,及时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纠纷83件。截至12月15日,该院新收民商事案件4109件,较去年同期减少784件。

以一站通办为目标,完善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该院以审判庭搬迁为契机,对12项诉讼服务功能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审判辅助性事务、程序性事项在诉讼服务中心一次性办完。扎实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组建4个速裁团队,7个半月共审结案件2010件,平均审理期限8.1天,办案效率大幅提升。深化“互联网+诉前调解”工作模式,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成功调解案件304件,通过道交一体化平台办理案件379件,有效减少了进入诉讼程序案件数量。1至11月份,南乐县万人成讼率81.63%,各项工作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

以普法宣传为手段,完善法治思维方式保障。该院发挥派出法庭贴近群众的优势,主动融入乡村综治工作,深入乡村开展巡回审判、巡回调解20余场,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等19家单位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一企一警”活动,选派中层以上干部23人服务25家重点民营企业,院领导坚持每周三带头深入企业走访,帮助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为矛盾纠纷化解打下良好基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人民法院要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借鉴‘枫桥经验’,推动力量下沉、服务下移,打通司法保障‘最后一公里’。”李凌燕说,南乐县人民法院将继续立足自身职能,积极推动市域社会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现代化,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科学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乐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2020-12-23 1 1 濮阳日报 c72858.html 1 南乐县人民法院全力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