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法治周刊

清丰县公安局“双网”融合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效能

本报讯 2020年以来,清丰县公安局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契机,创新警务新模式,积极推动“双网”融合机制,持续深化“一村一警”工作,全面提升了全县基层基础工作效能。

党建引领,推动资源整合。该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以驻村民警、辅警为抓手,推行双向兼职,派出所所长兼任乡镇网格员办公室副主任,社区民警兼任网格指导员,乡镇政法副书记兼任派出所编外指导员,有效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功能,推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力量整合,社区警务和基层网格管理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着力打造“双网”良性互动平安共同体。

警网融合,推动工作联动。该局紧紧抓住全县推行全科网格化治理的机遇,探索“党建+管理+治理+服务”模式,推动“五治融合”“驻村作业”,积极进行“警”“综”对接、“双网”融合,研究制订《关于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网格员)”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全县网格员与社区警务室有效联动,形成了以警务室民警为主、工作站辅警为辅、村居网格员为补充的“一室一警、一站一辅警、一村一网格员”警务模式,基层治理力量全面增强。社区警员与网格员队伍双向服务、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了基层警力短缺的不足。网格员充分利用人员充足、对驻村情况熟悉等优势,积极与社区民警对接,及时提供各类线索,推动派出所基础工作扎实开展。

专群结合,推动平安联创。该局围绕“五零”村居创建活动,牢固树立“预防、靠前、主动”工作理念,努力构筑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一方面,积极抓好社区民警、辅警、巡逻队等专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构筑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另一方面,挖掘和利用辖区资源,充分发挥以辖区网格员、治保会为骨干,由各乡村干部、治安信息员、红袖标、治安积极分子、单位内保人员、平安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群防群治组织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治安巡逻防范活动。在农村,全面推行“联户联防”“回家当片警”“党员胡同长”等措施,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构筑农村治安防范网络。同时,以派出所为主,落实三级巡逻体制,完善“满天星”工程、“雪亮工程”治安卡口等视频资源,实现网上巡逻和地面巡逻相结合,加大智慧小区和村居建设力度,做到人过留影、车过留痕,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社会治安动态防范机制。

数据赋能,推动提质增效。该局组织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对基础信息即采、即录、即核,在前期社区警务“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法律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基础工作,根据走访情况及时更新系统信息,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能,为实战提供有效信息支撑。2020年,该局民警共入户走访86940户,采集更新“一标三实”信息12186条;网格员向社区民警提供线索260余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110余起,发现并消除安全消防隐患30余起,协助破获邪教案件22起,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张洪中 任文豪)

2021-01-26 1 1 濮阳日报 c74948.html 1 清丰县公安局“双网”融合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