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民族团结饭店的故事

1月22日上午,民族团结饭店还没开始营业,左尔汗·阿不都热依木(以下简称左尔汗)穿戴整齐,端坐在饭店的餐桌前,等候一通来自首都北京的电话。

9时许,手机铃声响起,左尔汗接通电话,另一头是中央媒体的一名记者。左尔汗一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引起了千里之外中央媒体的关注?电话两头,问答之间,牵出了这家饭店20多年的变迁史。

1995年,左尔汗和丈夫阿不都艾尼·斯马义力(以下简称艾尼)从新疆伊宁来到濮阳。这对维吾尔族夫妇在一机厂附近的菜市场里摆起一家烧烤摊,靠经营新疆特色烧烤谋生。地道美味的新疆烧烤吸引了不少当地食客,烧烤摊生意日渐红火。

2004年,左尔汗和艾尼决定将生意做大。他们拿出多年积蓄,从一对汉族老夫妇刘怀柱和马秋霞手中转接了一家饭店。但因经营不善,没多久饭店就濒临倒闭。汉族老夫妇见左尔汗一家陷入困境,不仅帮他们付清了房租,还承担起他们一家人日常生活开支和孩子上学的费用。房屋租期满后,汉族老夫妇又帮助他们寻到了一家新店面,免费为他们提供厨具、餐具等,并拿出5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在汉族老夫妇的帮助下,左尔汗和艾尼的新疆特色饭店重新开业了。

左尔汗和艾尼决定认汉族老夫妇为干爸干妈,从此左尔汗一家在濮阳有了亲人。汉族老夫妇的爱心帮左尔汗一家渡过了难关,左尔汗和艾尼也立志用善举回报社会。

2016年,左尔汗和艾尼的饭店迁至五一路一所学校附近,他们特意将店名改为民族团结饭店。凡是学生到饭店就餐,他们都会给予适当优惠。左尔汗和艾尼还倡议发起“墙上便饭”公益活动,将爱心善举传递给更多的人。每年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饭店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新疆特色手抓饭、拉条、大盘鸡等爱心菜品。

2017年,民族团结饭店扩大规模,搬迁至文明路。随着店面规模越来越大,艾尼左尔汗夫妇的公益事业也越做越大。他们长期资助9名汉族孤儿,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们“爸爸”“妈妈”。节假日,艾尼左尔汗夫妇把这几个孩子接到家里住,还带他们到新疆的家乡旅游。左尔汗经常带着家人和员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有时还带上炊具、食材,现场制作新疆特色美食,与老人们载歌载舞,共度美好时光。去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期,艾尼左尔汗夫妇亲手烤制了2000多张馕饼,送到疫情防控一线。他们还经常为贫困学生捐资赠书,近年来累计捐款捐物20多万元。

20多年来,左尔汗和艾尼的饭店几经周转,被左尔汗称为“娘家人”的市、区统战部门工作人员见证了左尔汗一家生活和事业上的变迁:他们帮左尔汗一家寻找合适的经营场地,帮忙协调租金优惠,帮他们的孩子联系称心的学校,帮他们张罗着招人,甚至亲自到店里帮忙……左尔汗感慨地说:“感谢政府给我们这么大的帮助,让我们能在濮阳扎下根、站住脚,才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2019年、2020年,艾尼和左尔汗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河南省首个新疆籍流动党员服务站在濮阳挂牌成立。对左尔汗一家来说,无论民族团结饭店是否还会搬迁,维汉一家亲的故事都将继续演绎下去。

本报记者 王庆红

2021-02-02 1 1 濮阳日报 c75165.html 1 民族团结饭店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