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化工周刊

市应急管理局:紧盯企业痛点 全力维护化工行业安全发展

本报讯 一年来,市应急管理局坚持创新管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忧企业之所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紧盯企业痛点、难点,不断提高危化品行政审批效率,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深入组织开展专家帮扶指导,企业满意度大大提升。

一窗受理更便捷。坚持“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个窗口出件”工作模式,由窗口统一受理事项,收件后在线转交业务科室审查办理,完成后由窗口统一出具办理结果的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同时,根据河南省应急管理系统“容缺办理”审批事项清单,推行容缺受理,非重要件缺失的,实行先受理后补正,大大压缩了办结时间。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在“放管服”改革中,市应急管理局不满足于“最多跑一次”,而是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机制,主动开展前期政策辅导、实行上门服务。通过优化安全生产服务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提醒预警制、办件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尤其需要现场审查的,主动上门提供服务,把功夫做在线下和现场,把原本企业需要跑腿的工作,主动揽到自己身上。

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安全服务。为确保企业复工复产环节安全运行,市应急管理局成立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服务工作专班,为全市化工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强化专家指导服务,组织5名专家对55家危化生产企业,分别从安全管理、电气仪表、工艺、设备、消防应急等方面进行隐患排查和帮扶指导,排查消除各类隐患1096处,帮助解决重大困难问题25项。坚持每日通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系统开展网上巡查,及时了解掌握危化企业运行情况,督促指导解决隐患问题,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对企业而言,时间就是成本。能否在最短时间内为企业办结相关审批手续,减少企业成本,是检验政府服务能力高低的试金石。在企业取证遇到问题时,市应急管理局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帮助解决问题。比如,在办理某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时,因其发生过一般事故,省应急管理厅对其安全条件有特殊要求,审批周期较长,已影响到海关部门对其产品出口的审查。为此,市应急管理局主动帮助企业建立完善安全许可所必须的双重预防机制,指导企业有效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并带领企业到省应急厅做专题汇报,争取上级支持,该企业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

(本通)

2021-02-09 1 1 濮阳日报 c75698.html 1 市应急管理局:紧盯企业痛点 全力维护化工行业安全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