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21年市两会报道

2020年,“钱袋子”主要做了这些事

全力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市累计筹集拨付疫情防控专项资金5.5亿元,畅通防疫物资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全力满足我市疫情防控物资需求;全面落实疫情排查、患者救治、医护防疫人员保障政策;积极支持防疫、检疫设备物资筹措购置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维护疫情期间社会大局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支持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复工复产跑出了“濮阳速度”。落实失业保险援企政策,发放补贴资金3.3亿元。安排财政贴息资金571万元,支持21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申请专项贷款3.2亿元。筹措财政贴息资金4575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6亿元。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全年新增减税降费18.2亿元。

争取资金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0年全市争取各类资金达到328.2亿元,是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的3倍。2020年上级下达我市直达资金38.2亿元,全部直达基层,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坚决支持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筹措扶贫资金合计16.4亿元,投入总规模位列全省第7位。市本级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亿元,市本级投入规模位列全省第4位。坚决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全市节能环保支出11.1亿元,重点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筹措资金1亿元,支持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建设。筹措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2017万元,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筹措奖补资金1329万元, 支持工业企业结构调整。筹措资金750万元,支持招大引强。 累计为186家企业提供过桥周转资金10.9亿元,节省企业还贷成本1.5亿元,解决续贷资金18.3亿元。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市科技支出累计完成6.8亿元,认真落实科技改革发展重大政策,优化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22.6亿元,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农田水利工程等公共服务体系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8亿元,支持郑济高铁建设和濮阳东站及高铁片区开发。筹措资金2.1亿元,支持市城区管网截污治污,污水、垃圾处理和城市绿化亮化。筹措资金6000万元,支持台辉高速公路与开州路互通立交工程建设。筹措资金3000万元,支持昆吾路铁路下穿工程建设。有效运用PPP模式,全市43个项目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总投资478.6亿元,落地项目37个,完成投资190亿元。

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市农林水支出53.5亿元,筹措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3.9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764万元。筹措资金3亿元,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69万亩。争取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1.4亿元、粮食生产一次性奖励资金1949万元,支持县级政府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筹措资金2.2亿元,支持地下水超采治理、农村饮水工程和基层防汛预警体系建设。筹措资金9572万元,推动实施种植业、养殖业政策性保险。筹措资金2734万元,支持农村畜禽防疫。筹措资金7672万元,支持农村厕所改造 10.2万户。筹措资金1亿元,落实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支持新增“四美乡村” 200个。

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全市财政民生支出达到282.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的79.1% 。其中,全市教育支出71.7亿元,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8亿元,全市卫生健康支出40.2亿元,全市住房保障支出21亿元,全市公共安全支出17.2亿元。

2021年,坚持“过紧日子”财政方针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为287.5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为287.5亿元。其中,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为227.8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为227.8亿元。

2021年,我市将支持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扩大内需、乡村振兴等重大部署,以及教育、社保、医疗等基本民生增支政策较多,市级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综合判断,预算收支将依然保持平衡状态。

为完成以上目标任务,2021年我市将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加快推进零基预算管理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完善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持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运用“现代金融”思维,着力经营“现代财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2021-02-28 1 1 濮阳日报 c76471.html 1 2020年,“钱袋子”主要做了这些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