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南乐新闻

南乐县

“123”工作法 画好和谐劳动关系同心圆

本报讯 “自己的努力没白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挺骄傲的。”虽然当了这么多年仲裁员,但看到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那一刻,县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金双喜才总算松了一口气。近日,曹某工作期间中毒气受伤,但未与雇佣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而发生争议,金双喜引导仲裁及时介入,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以来,南乐县坚持“预防为先、调解为主、监裁联动”工作方针,采取“123”工作法,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力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为劳动争议双方找到最大同心圆。

预防为先,织就“组织一张网”。建立预防在先工作机制,切实筑牢劳动争议处理第一道防线,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人社领域信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专项行动,对重大矛盾纠纷和45家重点企业进行摸排,排查化解争议隐患26条,并登记造册。畅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劳动争议协商解决机制和争议预警机制,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制作送达建议书30份,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

调解为主,明确目标“双维护”。以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调解机制、就地化解劳资矛盾为着力点,多点多面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在县综治中心成立劳动人事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调解仲裁法律援助窗口,同时吸纳专业法律团队、工会等多方社会力量,联合组成调解工作队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案前调解,真正适应疫情常态化对劳动关系领域带来的新挑战,更好地维护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受理来访、投诉案件400余批次,立案1起、办结1起、协调处理220起,为800余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000万余元。

监裁联动,创新“方法三板斧”。以问题为导向,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与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等3项专项执法检查活动,1月份以来共巡视监察用人单位312户,涉及劳动者2000余人;以优化服务为目标,加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力度,实施案件分类处理,简化优化立案、庭审、调解、送达等具体程序,提高仲裁案件处理质量和效率;以高质高效为标准,加大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联动力度,对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及时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法律支持。

2020年,南乐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84件,其中裁决24件、调解12件、案外调解34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80余万元,法定时效内结案率100%,实现了特殊时期案结事了人和,阳光调解制度获当事人普遍好评。

(李璐 吴英慧)

2021-03-09 南乐县 1 1 濮阳日报 c77106.html 1 “123”工作法 画好和谐劳动关系同心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