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带不走他对战友的殷殷思念,抹不掉他心中的报国情怀……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市最美退役军人王树林。
1984年10月,王树林从当地参军入伍。怀着报国之志,他随所在部队参加了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时任特务连侦察排战士的他,以战前训练中过硬的军事技能和良好军人素质,被评为全师优秀射手,成为全师“山岳丛林地射击示范小组”4名成员之一,多次参加军、师组织的示范观摩,并被选拔为417团护旗手。他智勇双全,不怕牺牲,在作战中作为全团最优秀的侦察兵多次配合基层连队深入前沿阵地,均出色完成战斗任务,并火线入党,荣立三等战功。
在老山前线著名的“1·7”战斗中,他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阵地,抢回了受伤战友牛永军和一等功臣袁熙烈士遗体,以卓越的表现诠释了前线将士创立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
退役后,王树林被安置到濮阳县盐业局工作。30余年来,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他都时刻发扬融入骨子里的“老山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苦干,取得了非凡成绩。在单位任团委书记时,他把青年组织起来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带出了一支被团市委表彰的“新长征突击队”;负责单位党务工作时,参加党史知识竞赛,获全县个人第一名、全市集体第一名、省赛三等奖的好成绩;负责单位精神文明工作时,使单位成功创建为市级文明单位;负责单位后勤工作时,大胆管理、节约降耗,一次换表改线年节省电费4万余元;2010年后,他负责单位非盐销售工作,连续三年销售过百万,为单位贡献利润40余万元,是全省盐业系统非盐销售状元,成为全省盐业工作标兵。
2014年6月,王树林到徐镇廉八劝村担任第一书记。在逐户排查中,发现了一个叫大鹏的15岁孩子。其父亲患尿毒症数年,已双目失明卧床不起,看病花干了家里的积蓄。妈妈两年前因受不了长时间的贫穷折磨而精神失常,带着年幼的次子离家出走。
看到这些,王树林当即把身上的1000元钱给了大鹏的爸爸,让他安顿生活。回到县城后,他找到了在县一中读书的大鹏,给了孩子500元让其补齐了欠款,又找到班主任给大鹏存下2000元生活费。在县民政局,王树林为大鹏父亲申请了救济,并为大鹏办理了低保。另外,王树林还替全村贫困人员每人代交了30元总额近2000元的医疗保险费。如今,他为所派驻的廉八劝村安装了路灯,整修了所有道路,村内各种设施齐全,群众收入明显提高,已率先成为脱贫村,王树林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帮扶党员”。
与此同时,随着自身经济条件的好转,他还先后遍访濮阳县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20位烈士家庭,每年投入几万元予以长期关心照顾,为健在的英烈父母送温暖献爱心。每年春节,他都要把这20位烈士家庭中的烈士父母探视一遍,给每位老人送去1000元现金、1000元礼品。“树林是个热心人,树林能为咱帮忙”成了烈属的共识。
不仅如此,王树林还利用闲暇时间,主动搜集了解烈士事迹,并在自己办公室里建了一个“濮阳县对越自卫反击英烈纪念室”,墙上有烈士英名录、烈士事迹简介、烈士遗物等。同时,他以从老山战场上带回的近百件实物为基础,经过悉心搜集自卫反击战的其他文物,开设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藏品展览室”,现存各种相关文物200余件,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民间对越自卫反击战展览室。2015年4月28日,王树林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