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业管理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当前的作业管理存在唯智主义、保守主义和直觉主义等问题,改革也迫在眉睫。笔者站在小学的视角,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将“备作业”加入备课环节。要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课堂设计,教师精讲、学生精练,每个环节都要结合课后问题展开讨论,做到及时练、练扎实,真实诊断课堂问题。学生一边写,老师一边巡视面批,发现的共性错误当即在课堂上指出。课堂上训练了,作业也当堂完成了。
二要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站在整单元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情确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然后根据课时目标逐一设计作业题目,可通过选编、改编或创编等方式设计作业题目。另外,教师一定要试做,以中等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来考虑布置作业的量。
三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进行课堂改革、教案改革,优化课堂结构,从以“学生”为中心转为以“学习”为中心,从教学生“不会的”转为教学生“学不会的”,从课堂上学生“参加”活动转变为学生“参与”活动,促进学生真实而有效的学习,从源头上推进减负增效。
四要坚持作业面批和跟进。因为很少有学生关注老师的批语,所以,提倡老师增加面批的次数。各种类型的作业都要提出跟进要求,为不同的学生提供诊断,让学生对错题进行修改整理,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作业改革不是一幅蓝图,而是一个旅程。发现准确的问题,制订合理的方案,采取到位的措施,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这些都需要我们保持持续研究的思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