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亚娟 通讯员 郭保锋 贾玉坤) 5月4日,记者自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全面优化交通运输行业营商环境,我市交通运输部门今年将着力解决项目建设、政策落实、政务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让全市群众出行更加畅通便捷,交通运输行业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全市交通运输部门以“转作风”激活实干细胞,加快总投资266亿元、总里程282公里的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相关部门将在外联上下功夫,抓好濮卫高速、阳新高速一期、阳新高速黄河特大桥3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濮卫高速东延、阳新高速北延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5亿元。加快推进国道240范县杨集黄河桥、省道304濮阳县白堽黄河桥建设,畅通出省通道,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将在内畅上提质量,推进国道342台前段、省道214、省道215等重要线路和沿黄快速通道建设,发挥交通对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空间布局的引领作用;将高质量推进全国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市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濮阳县力争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现全域创建目标。
此外,将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实施“四晒一诺”活动,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精简行政审批环节,推进“互联网+监管”建设,力争交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可办”、100%“一网通办”、100%“最多跑一次”。严格落实“三检合一”、取消营运货车二级维护强制上线检测、普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政策。将公交老年卡一年一审变为三年一审,将原到期年审变为随来随审。将常态化开展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黑车”、非法营运、超限超载等影响群众出行、损害行业形象的突出问题,实施“零容忍”,快查快办、严查严办,强力净化营运市场。将建设智慧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一中心六系统”建设,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增强行业信用意识,提高行业诚信水平。将提升公交车、规范出租车、发展网约车,形成多种优势互补、多种形式选择的便民公共交通。将运用互联网+
推出定制客运和旅游直通车,打造智能化、个性化、便利化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