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思维导图无处不在

濮阳市第八中学 刘瑞银

接触思维导图是通过了解“樊登读书”。樊登的经历让我认识到思维导图的强大。我经常用它来整理自己和孩子看过的亲子绘本。

《安的种子》这是一本6岁孩子看的关于人生哲理的绘本。我画这张思维导图的步骤是:先把绘本浏览一遍;在第二次阅读时思考故事结构,选择了绿、蓝、黄、红四种不同颜色,区分开始、经过、结局和心得,作为思维导图的主干;接着从故事内文中找出各个段落的关键词,然后延伸分支。这张思维导图可以让我掌握整本绘本故事的架构,充分理解作者要传达的信念。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也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我的工作中,给学生讲述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关键要素,以及它能用在哪些领域,并给学生做了示范。在讲课之前,我都会先把思维导图列一下,使思路更加清晰;在每单元结束的时候,让学生试着用思维导图去总结这一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一开始列的思维导图中文字占很大一部分,不能充分利用关键词和颜色进行记忆。关键词的查找是学习文科尤其是历史的重要方法。于是,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并提醒学生用关键词记忆,再加之形象和颜色。这样形成联系,便于学生形象记忆,能使学生在知识提取时更加容易。比如,画“评价亚历山大东征”思维导图:第一步先找出来这一知识点的关键词;第二步画出主干“评价”,继而发展出分支“积极性”和“消极性”;第三步辅之以形状,帮助联想记忆。

思维导图不仅帮助我们有效地节省了时间,还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和准确性。那就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思维导图的奥秘吧!

2021-05-20 濮阳市第八中学 刘瑞银 1 1 濮阳日报 c80612.html 1 思维导图无处不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