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让阅读走向世界 让世界走近我们

——探索初中英语课外整本书阅读模式

马树余 刘淑瑜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语言技能五级目标要求学生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课外阅读量应累计在15万个词语以上。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阅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阅读也就成为英语学习中单词最重要的输入来源之一。

我们传统的英语课外阅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学生阅读兴趣不足,忽视对整本书的把握,不能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意义不到位等。因此,我市部分学校在英语课外阅读中重点依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黑布林英语阅读”系列丛书,开展课外整本书阅读探索。

下面是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精选书籍,激发兴趣

“黑布林英语阅读”系列丛书是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从欧洲专注于英语教育的Helbling Languages 出版机构引进。初中阶段共54册,分初一、初二、初三3个级别,每级别3辑共6册,其中包含经典小说、当代原创小说、当代图片小说和当代小小说4种类型。这套书降低了英文经典名著阅读的难度,但是,故事仍旧精彩,体裁多样,主题鲜明,情节完整,语言地道,词汇丰富,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另外,这套图书还设置了读前、读中、读后练习,增加了学生与故事的互动,挖掘了文本深层的内涵。

二、阅读有痕,培养习惯

课外整本书阅读区别于课内阅读及语篇阅读的关键在于生动、优美、地道的语言表达。在《The Fisherman and His Soul》一文中,丰富多彩的景物描写让学生领略了英语的优美;《Fireball’s Heart》 一文中,酋长的名字一语双关,让学生沉醉在神秘的美洲土著文化中;《Peter Pan》一文 中,鲜活灵动的动作描写让学生们欲罢不能。为引导学生关注、积累、欣赏优美语言,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设计了阅读记录卡,记录这一篇章中学到的单词和优美的句子,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章节大意。

语言学习除了需要深度的无声阅读,还需要有声阅读,避免哑巴英语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我们利用“爱听外语”“一起中学”学习平台上的配套数字资源,让学生跟读故事录音,模仿纯正语音的语调。通过跟读,学生能更准确地表达文字背后的含义,融入感情色彩,更好地理解人物。慢慢的,学生的语音、语调有很大提升,听力理解也有所提升。

每读一本书,学生都要先默读,再跟读,逐渐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指导,提升能力

学生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有效指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会读书,更喜欢读书,提升语言的素养;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实现阅读对学生心灵的润泽和塑造,实现育人的价值。

读前指导课是新书阅读的第一个课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开展高质量的阅读。读前指导课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引导学生观察这本书的封面,简单介绍作者和整本书的创作背景及影响等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二是选取其中一章精读,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隽美,引发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向往。

读后提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把通过自读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梳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主旨大意。在此过程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结合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讨论和思考。在这样一个真实有效的习得过程中,学生们不但巩固了学习成果,也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展示评价,爱上阅读

整本书阅读后,再经过老师的点拨指导,学生会对作品有更深度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积累的优美句子,可以针对某个章节段落分析人物形象,梳理绘制思维导图,总结对比中西文化,联想身边的人或事,甚至表演其中的某个片段等。学生分享的过程也是将所学知识逐渐内化的过程,是将阅读的内容迁移创新为我所用的过程。我们从中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的初心。

虽然在课外整本书阅读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始终坚信课外整本书阅读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阅读技能得以提升。长久以往,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爱上阅读,会阅读,共品书香之美,齐尝人生百味。愿我们通过阅读引领学生走向世界,也让世界通过文字走近我们的学生。

2021-05-28 ——探索初中英语课外整本书阅读模式 1 1 濮阳日报 c81369.html 1 让阅读走向世界 让世界走近我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