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3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环境资源审判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我市两级法院环境资源案件审理情况、典型做法及工作计划,并发布5起环境资源典型案例。
3年来,我市两级法院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秉承创新实干精神,共受理各类一审环境资源案件479件,审结470件,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一是创新裁判方式、丰富恢复手段、探索新型司法手段,提升环资审判的恢复性司法水平,推动环境修复责任的全面落实。二是深化沟通协作,构建多元共治机制,不仅形成了市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多部门联动机制,还促成了与山东、河北毗邻市域的跨省环资审判协作框架。三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通过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建设了巡回审判、法制宣传和环境修复平台。同时,加强环资审判宣传与调研,实现知行合一。
下一步,我市两级法院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恢复性司法理念指导环资审判。一是持续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和智力辅助水平。二是高质量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三是设立一定数量、富有特色的大运河濮阳段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司法保护基地,为大运河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提供宣传教育平台。四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高质量调研服务高质量审判。(张洪中 焦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