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杨伦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主责主业,紧盯群众“安危冷暖”“急难愁盼”,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办好民生实事。
扩大“广度”,坚持开门纳谏感知群众。一是坚持“请进来”问计问效。该局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管理服务对象召开座谈会58场次,围绕打防违法犯罪、优化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59条,已办结228条。二是坚持“走出去”宣传发动。在窗口服务场所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设立公安队伍教育整顿群众意见箱;组织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倾心征求民意;充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主要领导带头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0余次;大力开展“为群众办实事”优秀基层所队创建活动和“为群众服务”优秀民警评选活动,市公安局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市看守所荣立公安部集体一等功。三是坚持“零距离”走访调研。扎实开展“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调研活动,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统筹研判梳理,制订项目清单125项。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一对一”和“一企一警”制度,帮助企业纾难解困30余个。
拓展“深度”,健全长效机制服务群众。一是深入公开赢民心。该局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凝心”“承诺”“包联”“践行”“创优”“便民”六大活动,市公安局6个重点警种在全市门户网站公开“四晒一诺”内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深化改革纾民困。深化接处警改革,将市城区划分为13个巡防网格,实行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处办分离,快速反应能力明显提升。施划非机动车待转区。新增智能化信号灯2个,其余31个已纳入全年工作计划,正按时间节点加速推进。三是深抓整改解民忧。通过开展自查填报、“三问三查”大讨论、“顽瘴痼疾”专项整治等,共自查申报问题770余个。统一建立问题台账、责任台账、整改台账,逐事把病症、逐项开药方、逐人医病根,逐步建立群众意见和建议快速有效办理的常态化机制。
提升“温度”,创新便民举措惠及群众。该局积极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20条便民利民措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压减流程缩时限。实现26项户籍业务“就近办”、居民身份证“快捷办”、进城落户“当场办”、货车通行证“掌上办”,打通“中梗阻”、破解“往返跑”。二是优化程序提效率。交通事故中,对符合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等三种情形之一的,可视伤情向公安交警部门申请先期抢救垫付金。对需赴境外复工复产和紧急事由出境人员,开通出入境证照容缺受理服务。三是频出实招寻突破。部分乡镇派出所户籍窗口和车管所推行预约办、错时办、延时办服务;阳光大厦公安专区窗口全面实现多元化电子支付;选择15个老旧小区周边背街小巷,允许夜间单排顺向临时停放,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加大“力度”,严惩违法犯罪心怀群众。3月份以来,全市刑拘数、逮捕数、移送起诉数同比分别上升80.97%、460.14%、96.87%,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0.78%,基本实现“三升一降”预期目标。一是以严打护民安。深入开展“龙剑2021”严打整治夏季攻势、“团圆行动”等专项打击行动,全市现行命案发3破3,现行命案破案率动态保持100%,接连侦破沉寂27年、31年的命案积案2起。集中打击群众深恶痛绝、反应强烈的新型电诈犯罪、盗抢骗犯罪,成功找回走失17年男子,该案例入选央视《等着我》栏目。二是以防范惠民生。通过政府引导、警企联创、分级布建等方式,加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市城区安防小区数据接入率为29.6%,安巽“金钟罩”预警系统已在全市布设。积极探索护学岗“红蓝马甲”电诈防范宣传新模式,通过组建“反诈小分队”、拍摄抖音短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防范意识。三是以整治顺民意。深入推进“雷霆2号”行动,分阶段、定标准、严要求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大清查大巡防大整治专项行动,强力推进“黄赌毒”等治安乱点整治,刑拘涉黄涉赌犯罪嫌疑人18名。省、市两级公安机关联动破获特大制贩毒品目标案件,捣毁制毒窝点4处,抓获制毒、运毒犯罪嫌疑人15名。